阅读历史 |

第127章 以后就是叶秀才了(1 / 2)

加入书签

“清河村一献寻水开渠之法,二献水龙车及治蝗之术,有大功于州县,刺史上奏朝廷,得陛下准允,减免清河村赋税五成,为期三年。”

宋夫人的话音落下,整个清河村以及温家庄的人都惊呆了。

还有这等好事?

朝廷主动少收粮食?

往年收税的时候,那些该死的收粮官不淋尖踢斛就不错了,还指望减税?

没想到大家只是为了生存,听从村长和叶老蔫的安排,最终不仅仅是保住了粮食,还一下子减税了三年。

一下子所有人欣喜若狂,不自觉地跪在地上,就要喊个县令万岁啥的。

宋夫人吓得赶忙道:“万什么万,不许喧哗,继续听令。”

清河村还有其他功劳的。

那就是剿灭山贼,不过叶村长可不敢领取这份功劳。

主要是这两年闹灾,到处闹匪患,若是宣扬此事,怕是少不了被人报复。

所以他才按照跟叶琛的协商,恳请县令不要宣扬此事。

不过卢县令却是个实在人,虽然不能宣扬,功劳还是要赏赐下去的。

“清河村民风淳朴,叶村长治行有声(ps:政绩品行都很有声望),全村团结一致,共度灾荒,实乃州县典范,刺史大人特将清河村附近无归属荒地一千亩归于清河村!”

这年头,人少地多,荒地更是多,这一千亩地就在清河村后头,全是荒草石头。

叶村长的嘴角有些抽抽,虽说荒地也能卖出钱。

但清河村的人都穷,家里的地大多是祖上传下永业田来的,而且不论男女老幼都有口分田,除非谁家里儿子贼多,才会想到买荒地开荒,这么多年了,村里还有荒地没人买,这多了一千亩,怕是又砸在手上了。

不过村长也不是啥贪心的人,县令大人亲自来论功行赏,这是他们清河村的大喜事,隔壁那么多村就没有谁被明府赏赐过。

以前叶村长觉得自家村里没有学堂,在其他村长面前自觉矮一截,这以后他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了。

宋夫人继续说道:“清河村书生叶琛,首创开渠之法,研究灭蝗之策,有大功......”

叶琛跪在人群里,他努力降低存在感,臀部偷摸坐在脚后跟上,这样跪着不会太累,结果上面突然提起他的名字。

一时间密密麻麻的都是眼睛看着自己,他立马乖乖跪好了。

“书生叶琛,功于地方,刺史特奏请圣人,赐同秀才出身,纹银五百两,以酬其功。”

宋夫人挥挥手,身边儿的衙役抬着个小箱子过来,打开盖子,里面放着五排整整齐齐的雪花银。

村里人大着胆子抬头,当看到这么多银子时,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我滴个乖乖啊,五百两银子。

全村就没有人见过这么一大笔银子的巨款,这么多银子,以后是不是顿顿都能吃白面馍馍……

叶琛也惊了一下。

他提出的开渠灭蝗之法,其实也是为了保全自身,再则是为了给温华铺路。

他万万没想到,县令竟然那么大方,竟然跑到刺史那里求取恩赐。

而且刺史还真的批了。

纹银五百两暂且不说,这个秀才身份太爽了。

武周的寒门秀才虽然不可能不交税,但是可以少缴税啊。而且秀才可以见官不跪,以后自己就不用动不动就五体投地了。

此外,五百两纹银,自己可以想买啥就买啥。

这是朝廷赏赐的钱,他可以直接买下一大块土地,还可以盖大瓦房。

以后自己是秀才老爷了,谁敢登门造次,打出去。

然后双手抱肩,在门口冷嘲热讽一句,“你也配姓叶!”

宋夫人论功行赏结束后,卢县令这才开口道:“本官替圣人牧守一方,自然要做到赏罚分明,只要有功就必须赏赐。另外,农事的发展,离不开乡亲们的集思广益,诸位有什么建议都能来县衙进言。”

叶琛在心里暗暗竖起了大拇指,一般当官的人,最厌恶手下人叽叽歪歪提意见,卢县令却主动要求百姓去县衙进言,而他说话的对象还是村里的农户人,也就是说,卢县令的骨子深处根本就没有瞧不起庄稼人的意思,这确实是个好官。

“大家都起来吧。”

卢县令挥了挥手。

跪在地上的人村民们这才敢起身,大家偷偷看县令长什么样。

卢县令也不是第一次来了,但上次距离太远,这些村民们都没看清楚,这一次算是近距离观摩,眼睛鼻子嘴巴啥样儿。

要不说人家能当女县令呢,跟仙女似的,太俊了。

村民们都记在心里,打算下次跟隔壁村的人去显摆。

卢县令抬步走进叶琛的院子,村民们自动让开一条路,他们默默远离,普通百姓对当官的天生害怕敬畏。

卢县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