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干了这杯高昌葡萄酿(1 / 2)
温华可能要离开,这是所有人预料之中的事情。
跟村里人比起来,温华就像是落在了土窝窝里的金凤凰,即便是落难的凤凰,也终究会飞回梧桐树的。
但是大家伙心里着急,也是实打实的。
他们是真心希望给家里的孩子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尤其是元载,一双小手紧张得无处安放,拉着祖母的袖子,“祖母,我要跟先生读书。”
老太太摸着小家伙的脑袋,宽慰道:“祖母肯定会让你有书读的,若是温童生言行不一,这样的人也不配做我孙儿的先生。”
但更多人则没有元老太太的见识,他们觉得温华走了,就太可惜了。
先前温华不能考秀才,他们虽然替这个才华横溢的书生觉得可惜,但是心里也自私地有几分小庆幸。
正是因为温华不能参加青州的科举,他才会留下给孩子们做先生。
如今有卢县令出手,自然该继续读书,准备科举了。
他们舍不得温华。
但是又知道,温华这孩子,生性淳朴善良,为村里奔走也是很出力的,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念书,让温华留下,是会耽误人家的,是自私的行为。
村里人质朴,但是不代表村里人愚蠢。
温华有大好的前程,考完秀才之后,还可以考举人。
跟他们压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祖母,君子一诺,重于千斤。”温华坚定的开口道:“我说过,我要留下,就一定会留下来,等我觉得可以了,我是会回去的。”
温华的话音落下,所有人都一脸的不可思议。
他们都觉得先前温华与县令所言,只是为了演戏,毕竟当着县令的面,留一个知恩图报的好印象罢了。
但是在利益面前,谁又能做出牺牲自己的事情?
当初留下,那是无路可走,如今前途光明,是个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对此,叶琛却毫无异色。
他早就猜到,温华是不会走的。
这孩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深受温云衡的影响,有君子之风。
自己为他铺路,解决了科举的麻烦,他自然会留下,至少也是要把二壮和小壮都教导得差不多了,再行离开。
温华和叶琛都很清楚,这并不会耽误他念书。
科举考试的内容,诗词歌赋并不占据多大的比例,而四书五经温华也早就记得牢固无比,真正担忧的应该是时政和策论。
策略类似于现代考试的申论,都是对于时势和治国提供自己的见解。
这两年不是蝗灾就是旱灾,北方还有兵灾,他估摸着青州的院试,肯定会有相关的内容。
温华亲自参与灭蝗,投身于实践,他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有新角度,和其他人不一样,这就是他的优势。
温老太还想闹,不过温华铁了心,温族长也听之任之,他一个人闹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祖母,我一定会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你和太爷爷带着大家都回去吧。”温华缓声道,“过年之前我会回去,祖母不用再来找我。”
每次祖母过来,都把姑父家闹得鸡飞狗跳,他很是自责。温老太被温家人带走了。
温华想说点什么,叶琛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时间差不多了,你准备去给孩子们上课吧。”
这时又有几个村妇开口,想把自己孩子送去念书,温华自然是都应下来。
“村长,先别歇着,赶紧把地给量了。”叶老太太风风火火地说道,“多叫几个人一起,趁天色还没黑,这事儿必须尽快定下来。”
她老人家是被温老太搞的这一出给弄怕了。
这可是几百两银子,城里的大财主都未必有那么多存银。
大家都是过苦日子的,忽然间老蔫有了那么大一笔巨款,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呢。
先前赵大雷想要抢秘方,谁知道今天有没有人想直接抢银子。
叶老太太可不敢把希望寄托于叶家列祖列宗身上。
死人就不打盹了吗?
在老太太看来,钱还是花出去才踏实一些。
水到渠成的事情,叶琛反而不会过于关注。
便由村长带着自己两个儿子,叶老太太带着叶大壮和叶二壮一起去,一群人测量记录,这些要在文件上写清楚,明早还要拿去县里盖印,这块地才会真正属于叶琛。
他不懂这些,没有跟着去,留在家里做饭。
今天的事情不少,做饭的时间晚了许多,赵菁菁一定人肯定忙活不过来,叶琛也跟着帮手。
以前是吃了饭才去上课,这会儿上课都开始了,灶膛里的火都还没升起来。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自己不仅得了同秀才出身,还得了一大块地。
而且村长和老娘都在帮他忙活,说什么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