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新的路子(2 / 3)
吗?怎么说呢,就是当你一步一步地发现你自己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纯粹、理想主义的时候,你一边对自己有些失望,一边又松了口气,在现实的世界里,还是世俗一点好。”
宋迟翘起了嘴角。
他说:“讲实话,这几年,你一直都在时不时地陷入这种自我反思和解释的状态里,这都太正常了,人一天不死,就一天停不下自己的思考,你一会儿觉得要坚持理想,坚持纯粹,一会儿又觉得世俗也不错,这都太正常了,我们都是这样,人总是在变化的,谁也不知道——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下一秒会想什么,但我觉得你有一个更好的变化。”
“什么?”
“你开始无所顾忌地说出来了。”宋迟说,“这意味着无论你怎么变,你下意识里都认为你能够托住你的任何变化,这是你从前没有过的底气。”
“哦,你这么说,好像还真是这样。”周云点头。
“另外,你是一个演员,你总是在饰演不同的人物,当你进入那些人物的时候,她们的性格和思考方式也在影响你。”宋迟说,“这种前后反复、左右矛盾的情绪,对演员来说,再正常不过。”
“好吧,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周云短暂地停顿了片刻,然后神秘地凑到宋迟的耳边,小声说:“我真的差一点认为我都要精神分裂了。”
宋迟没有忍住,笑了起来。
一口白牙。
精神小伙。
周云:“别说我了,说说你的《将云台》吧,这一次收获多大?”
宋迟说:“已经有好几家国际片商开价了,不过,他们都是张口就要除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发行权,我有点没有想好,到底是一口全卖了,还是拆开卖。”
“哪几家出价了?”
“美国的环史、派蒙奇、迪兰都出价了,其他国家的片商也都来问了,不过他们都是只要自己国家的发行权。”宋迟说,“美国那三家,开价都到了800万美金以上,给我们的分成比例也合适,但要的都是全球发行,其实卖给他们三家之一的话,最省事,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我们再操心,等着他们定期把收益分成打给我们就行,而如果拆开卖给不同国家的片商,就麻烦很多,但建立合作的话,对我们公司其他片子的销售也有帮助。”
周云想了想,问:“《将云台》你预计全球能拿到多少票房?”
“国内不好说,我对国内的票房预期就在5到7亿的区间。”宋迟说,“而欧美那块,就看发行的能力了,现在片子在戛纳放映,评价很不错,就看发行能不能让当地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同时也拿到一个好的排片。”
周云说:“如果是这样,那我觉得不如就在美国那三家里挑一家给条件最好的,既然你都说了,非常看发行能力,我们必须承认,美国这几家大公司在全球的发行能力,比其他国家的都强。”
“但是如果能够分开卖给当地的片商,麻烦虽然麻烦,却能够拿到更好的放映条件和宣传条件,毕竟外来的总是不如地头蛇。”宋迟说,“等回国以后,我跟吴成宝再讨论一下,总而言之,这一次在戛纳的放映大获成功,确实让我们松了口气,《将云台》也准备定档,在今年暑期档上映了。”
“七月还是八月?”周云问。
“七月中旬吧。”宋迟说,“如果能够拿到一个不错的排片的话,学生们都是这个时候才大规模放假。”
周云点头。
“暑期档竞争也很激烈,在戛纳有个好口碑,确实有利于《将云台》的宣传,拖到八月再上,戛纳的红利时效就消失不少了。”
“《落叶之语》还在上映,你知道吗?”宋迟忽然问。
“嗯?”周云有些意外,“我不清楚,应该是还没有下映吧,怎么了?”
“吴成宝跟我分享了一组数据,《落叶之语》已经连续一个星期,每天的票房都固定在60-80万的区间了。”
“啊?”周云一愣。
在周云去戛纳之前,《落叶之语》的票房已经累计到了1.7亿,已经到了国内文艺片的票房峰值位置。
只不过,现在基本上已经产生不了太多的票房了,周云不知道宋迟所说的这个是有什么含义。
宋迟说:“在国内,一般票房都是逐日减少了,《落叶之语》却在上映了一个多月的时候,每天仍然稳定地产生60-80万的票房,而且,没有减少的趋势,这是一个小奇迹,很多电影公司都关注到了这个现象,在研究它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长尾效应,像你出国后的这些天,它又拿到了将近600万年的票房,当然,这不是个很高的数字,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个日票房能持续到什么时候再跌落,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往下降,这已经突破了市场规律。”
周云大致明白了宋迟的意思。
她说:“或许是因为前期关于《落叶之语》的争论声音,让很多人都知道了这部电影,所以大家都在陆陆续续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