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0 狼狈为奸(二合一)(2 / 3)

加入书签

军出征会号称夸大,比如十万人号称二十万人。还真不知道皇帝内库拨款,也会这般号称夸大。

不过以刘夏中的官衔身份,借他十个胆子,都不敢把锅甩到皇帝身上。只能说明英宗朱祁镇是个死要面子的鬼才,性格愈发的好大喜功,没钱硬装大款!

“看来是本官误会,这里向刘大使赔个不是。”

既然问题不是出在出库上面,沈忆宸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冤枉人。于是他走了过去,把刘夏中给扶了起来,并且赔礼道歉。

“下官受之不起,佥宪多礼。’

刘夏中满头大汗的陪笑,难怪在通州上船时候,听到沿河两岸劳役传言,状元公身上官威令人生畏。

如今来看,确实如此。

“姜县丞,刘大使一路舟车劳顿,你接待下。”

“是,佥宪。”

身后的县丞姜沛拱手领命,别人可能不明白沈忆宸为何会突然暴起,他心中却清楚无比。水利银就是救命钱!

“卞先生,你就留在此地接收银粮吧,河工之事陈主簿可以放心。

“属下遵命。’

交代完具体事宜后,沈忆宸没有继续留在码头,而是返回了临时驻地继续设计张秋镇码头的规划图。

如今有了朝廷水利银到账,短时间内不用担心民工银饷问题,可以全面大兴土木。沈忆宸打算民居、商业用地、水利河工齐头并进,抢在明年汛期来临之前完成工程雏形

现今唯一欠缺的,就是足够的民力!

别人视为祸害的流民,沈忆宸却想方设法,求都求不来!

不过很快事情就出现了转机,几日之后奔赴三省八府之地的卫所军士,完成任务开始返回张秋镇。与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接近十万各省流民,并且后续源源不断,依照韩勇的估计人数不会低于五十万。

运军跟大量流民的到来,算是补充了沈忆宸目前急缺的民力。他立马吩咐韩勇等人,从中挑选出数万精壮之人,即刻投入到码头跟民居的建设中去。

剩余的数万人,身体实在过于虚弱,没办法立即开展体力劳动。只能等待他们修养几天再安排去挖掘泄洪河道,争取早日把决口给堵上。

“佥宪,卑职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把最近到来的流民分配了出去。不过还有大批民众正在赶来的路上,张秋镇恐无力容纳这么多人。

韩勇分配好流民后,就来到沈忆宸面前回禀,同时说出了他的担忧。

接近十万流民的到来,已经让张秋镇有些人满为患的迹象,后续还有数十万人到来,都不知道该安置到哪里去。

就如同《老子》的一句名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沈忆宸这边刚缓解了民力缺口,另外一边麻烦随之而来,张秋镇哪怕在明朝属于大镇,也无力承担数十万人口。

“张秋镇重建需要五万人,河工之事需要十五万人。等所需民力满了之后,剩余流民就安置到阳谷县去,那里同样十室九空。

对于流民的安置,沈忆宸早就考虑过。阳谷县是这次水灾的重灾区,可谓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完全可以容纳后续的数十万人。

“佥宪,多出来的流民不参与河工之事,就得给他们安排土地耕种,否则会成为极大的负担。可如今我们手上,并无那么多的无主之地。’

这才是韩勇真正担心的地方,流民到来后不可能一直搭建粥棚白养着,必须让他们自食其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发放土地。偏偏阳谷县别看现在因无人耕种荒地千里,实则这些土地要么挂靠在大户名下,要么是王府趁机侵占的庄田。

想要让大户把到嘴的肉吐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就等着灾民卖身成为自己佃户。至于王府侵占的庄田,那更是想都别想了,不可能的事情。

“韩千总,你难道忘了之前用鱼鳞册追

.

缴粮税的事情?’

沈忆宸脸上带着玩味笑容,自己可以用鱼鳞册去追缴粮税,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把大户望族侵占的田产给吐出来再分配!

“可是诸如傅家的田产,其实都是王府的庄田,佥宪要慎重!”

韩勇读书不多,仅粗通几个大字,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知道追缴税粮跟划分王府庄田的严重性,不可相提并论。沈忆宸要敢这么做,必然会面临鲁王的雷霆手段。

现在的东昌卫运军上下,已经彻底的效忠臣服沈忆宸,双方组成了利益共同体

沈忆宸要是遭受到鲁王报复打击受损,就意味着东昌卫运军往后日子不好过,韩勇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此事本官心里有数,韩千总放心吧。’

沈忆宸明白韩勇担心什么,于是出言安抚了一句。

如今他与鲁王的矛盾注定不可调和,完全就不在乎多这么一桩事情。

甚至可以这么说,沈忆宸压根没打算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