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张真人收取佳徒(1 / 3)

加入书签

在洞庭湖中,徐子义接连斩杀“飞鹰”曲傲与“云雨双修”辟守玄二人,又当众与慈航静斋的传人师妃暄辩论起了为君之道。 只是到了最后,身为慈航静斋历代最出色传人师妃暄还是无法说服徐子义,甚至徐子义还当众向静斋下起了战书。 明白徐子义对待慈航静斋偏见极深后,师妃暄最后只得暗然离去。 而待到沉落雁、王玄应等各自势力离去后,宋鲁却带着宋师道与宋玉致留在了下来。 “宋鲁与徐公子分别已有半载,没想到却在此与徐公子相逢!” 右手搂着小鸟依人般柳菁的宋鲁,这时候则开口笑道。 “宋兄当初离别匆匆,未能及时道明来历,还请恕罪!”徐子义拱手道。 “事急从权,我宋鲁自然晓得,只是知道徐公子越多的事迹,宋鲁就越发惊人,真不知道何人能够教导徐公子这般佳徒。” 说道此处,宋鲁不禁摇头。 宋鲁身为雄踞岭南宋阀高层,因此徐子义当初在江南所做下的惊天大事,自然是瞒不住他。 宋鲁道:“江淮军的杜伏威与辅公佑二人,以及彭城的香家父子,恐怕都是出自徐公子的手笔吧!” 见到徐子义只是笑而不语,宋鲁心中已经有了答桉。 而一旁的宋玉致看着面前徐子义,眸中也映射出一丝好奇。 在她前来之际,自然也听闻江淮军霸主杜伏威与辅公佑二人离奇失踪的消息,掌管天下尽半青楼赌坊的香家父子被人做成人彘更是几乎传遍了天下。 加上之前被人击杀于江畔的宇文化及,面前的徐子义浑身上下都好似散发出莫名吸引力,让人不禁想要探查清楚他背后的秘密。 “师道恭喜徐公子斩杀曲傲,为我中原提前剪除一大祸害!” 这时候宋师道则是起身相祝道。 “少阀主客气了,我斩杀曲傲不过顺手为之而已!”徐子义道。 宋师道摇头道:“徐公子何必谦辞,曲傲父子奉铁勒王令欲图祸乱中原,那任少名当初被我宋阀千里追杀仍然侥幸不死,而这曲傲武功更胜其子,若非徐公子此番出手,恐怕仍无人愿招惹他这强敌! ” 宋师道这番话说的可谓是发自肺腑,曲傲之名,在域外仅此于突厥的“武尊”毕玄,其人之名甚至在中原也是极大。 如今各大势力为了争夺中原,互相攻伐,自然没有余力来对付曲傲父子。 而徐子义今日于洞庭斩杀曲傲,自然是为了中原百姓剪除了一大祸害。 “这位少阀主,不知道可否由我猜一猜你此行的目的?” 与此同时,与程灵素坐在一起的赵敏却是眨着一双美目忽然笑道。 “姑娘请说!” 见到赵敏坐在徐子义身旁,宋师道意外之余也点头答道。 “少阀主今日可是为了身旁的胞妹而来!” 看着宋师道身旁而坐的宋玉致,她的秀发以乎经过悉心梳理,宫髻云鬟,自有一种高贵秀丽的动人韵味,赵敏再次笑道。 “姑娘知微见着,师道佩服!”见到赵敏很快就猜出他们的来意,宋师道心中不由感叹一声。 而听到宋师道的称赞,一旁的程灵素与小昭二人则是笑而不语,她们三人都是冰雪聪明之辈,当宋师道一行人踏入画舫时,宋鲁与代表李密的沉落雁寒暄时极为正常。 可是宋玉致与宋师道兄妹二人,神情就略显微妙了。 宋师道和善如风,宋玉致颇显冷澹,身为兄长的宋师道甚至还主动多次为宋玉致解围的一幕,她们自然是看在眼里。 “当初徐公子曾告诉过我有时候反抗便是一种成长,师道便将此铭记于心,只是如今有一件事尚需徐公子出手!” 说道此处,宋师道竟然亲自站起来向徐子义行起了大礼。 徐子义伸手隔空一托,便托起了宋师道,对于宋师道的来意,徐子义此时已能大致猜出。 徐子义缓缓说道:“若是有关贵阀与李密的婚约,我当然可以出手,不过你与令妹就须得加入日月神教!” “徐公子,这天下到底还有什么能瞒住你!” 一旁的宋鲁闻言,不由微微摇头。 “只是加入贵教一事可否暂缓?” 似乎不怎么赞同徐子义这个要求,宋鲁苦笑道。 而鲁妙子听到这句话极为熟悉的话语,也是不禁微微一笑。 宋阀与李密曾有联姻,当李密攻克洛阳之日,便是宋玉致嫁给李密之子李天凡之时。 “天刀”宋缺的确是一个宛若天神般的男子,可身为人就难免有瑕疵和弱点,宋缺也不例外。 他的威压不仅仅是对于敌人,就连自己的子女也不例外。 比如他膝下的三个子女,实则没有一人得到过他的祝福乃至关注。 这其中大概便和梵清惠有关,当初的宋缺还尚是弱冠之龄、籍籍无名之辈,而他初出江湖之际,恰是梵清惠下山历练之时,他们偶然相遇,把臂同游,从此梵清惠就在宋缺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不经意生根发芽。 二人这段恋情的告结后,宋缺直至中年后才娶了娶丑女为妻,相传说是让自己专至于武道上,而不至于沉浸在闺房之乐。 实则是心中仍然忘不了梵清惠! 正如他的名字有缺一般,宋缺的人生充满了遗憾。 而这种遗憾,反而助他提前攀登刀道的巅峰。 只是无论是宋玉华,还是宋师道,宋玉致,他们三人都是宋缺秉持汉人血脉的牺牲品。 大女儿宋玉华与其义弟独尊堡主,号称“武林判官”的解晖之子,解文龙联姻。 二子宋师道也因宋阀严禁与外族通婚的宗旨,一时曾痛苦挣扎。 三女宋玉致又与李密之子联姻,由此可见在这位“天刀”心中,他的三个子女并未占据太多位置。 他的遗憾,最后又由其三个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