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召见(3 / 3)
三年后,改元“政开”,今年便是大封国政开四年。 大封与中朝的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 一开始,因为夏军拉拢了浿北诸郡的土豪,令其降顺,终止了在中朝、高丽间的摇摆,弓王大怒,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随后因为鹘岩城尹瑄投靠夏国之事,双方还兵刃相见了。 但经历了这几年后,弓王似乎认识到了大封国很难在南方还有敌国的情况下,再与大夏争夺浿北诸郡,于是缓和了态度。 六七年间,三度遣使入朝,态度十分恭敬。而大夏似乎也对南方的泰封、百济、新罗没甚兴趣,欣然接待了使者,给予了不少赏赐。 建极十四年,弓王遣使入朝,请册封为“高丽王”,被拒绝。 建极十五年,复请封,又被拒绝。 使者回去后,弓王问其故,使者答曰:“夏国天子自西域降下德音,言‘久闻泰封王侍中精明果敢,多有勇略,若想封王,非得王侍中亲至不可’。” 恰好彼时王建立功甚多,遭到猜忌,有杀身之祸,便应下了这趟差事,来中原避避风头。 但避风头是一回事,被扣留则是另一回事…… “王将军,请随我入内觐见。”正烦忧间,韩贽走了过来,轻声说道。 “好。”王建收拾了下心情,跟在韩贽身后,入了正殿。 邵树德正在御案后写书,见王建入内参拜,便搁下了笔,道:“赐坐,上茶。” 王建躬身道谢,坐到一旁。 邵树德看了他一眼。 这是个非典型武人,身上文气很足。 双眼有神,身材高大,体格强健,多年身居高位,也有了一定气度。 弓裔的那个泰封国,可以说有一半是王建打下的。对阵百济、新罗之时,他也屡立奇功,威名赫赫,显然谙熟军略。 难怪会被弓裔猜忌! 立下这般功劳,已经功高震主了。他与弓裔之间,必然要死一个。不是弓裔将他下狱赐死,就是他造反弑君——历史上是王建弑君成功,笑到了最后,并开创了高丽一朝。 “贵国使者已携带册书走了。”邵树德说道:“朕册封弓裔为‘恭顺泰封王’,不管他怎么想,就这样了。” 饶是早有心理准备,王建仍然心下大震。 册书都带走了,他这个正使却不能走,何也? “再过个半年,还会有使者从铁圆(今铁原)过来,届时随行的,多半还有王将军的家人。”邵树德又道。 泰封使者下次过来,就是携带弓裔亲手所书的《请加尊号表》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什么?”王建有些震惊。 不过很快平静了下来,为自己的失态道歉。 “王将军如此才具,留在弓裔身边,岂非明珠暗投?”邵树德看了下王建的表情,暗暗点头,又道:“更何况,弓裔心胸狭窄,怕是容不得王将军了吧?” 王建默然。 当年他投弓裔,也是存着一番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心思。但随着他在战场上的表现越来越好,立下的功勋越来越多,君臣间渐渐就不那么和谐了。 但他一直隐忍,不想与弓裔当场闹翻,以至于部下们抱怨没有赏赐时,他还多番劝解。 时机不成熟啊!弓裔还未彻底失去人心,此时造反,成功的机会不大,还得再等等。 但——现在好像不用考虑那么多了。 王建突然间觉得有些荒谬。 他拼杀十几年,绸缪好几年的种种盘算,在大国天子的一封诏书面前,屁都不算! 人家想留你,你就走不了。 “陛下圣明。”王建叹了口气,回道。 “昔年新罗人张保皋、郑年入徐州武宁军为将,人皆称善。”邵树德观察了一下王建的脸色,笑了笑,道:“不知王将军可愿在大夏为将?” 王建暗叹一声,家人都要被接过来了,他能怎么办?想必弓裔也很乐意把他送走吧? “臣——愿意。”王建拜倒在地。 邵树德大笑。 这就是穿越者的恶趣味。 高丽太祖是吧?我把你留在中原为官,你能怎么办?朝鲜半岛,继续玩三国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