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新人旧人(2 / 3)
么? 没人能给出答案。 圣人想用他的寿命,来镇压天下。 甚至就连继承人,都选的武夫,父子两代接力,镇压天下,确保他的构想不被社会动乱所打断。 这样的豪情壮志,陈诚是佩服的。 这不比打天下容易,甚至更难。圣人豪赌的魄力,也让人震惊。 他就是有些担心。 他担心的并不是自己。 他担心金色的麦田变成荒芜。 他担心繁华的城市变成废墟。 他担心老弱妇孺变成兽兵嘴里的食物。 他担心呕心沥血治理的江山碎成一地。 他担心圣人的不世功业毁于一旦。 “雾里看花……”他又提起笔,写下了四个字。 没人能看清未来。 ****** 王雍府上,高朋满座,欢声笑语不断。 国朝政事堂有七位宰相,其中两位是中书侍郎,两位门下侍郎,一位秘书监,剩下两位一般是六部中的某两位尚书。 王雍之前任少府监,这是要比六部尚书还低半格的职位,结果直升门下侍郎,可谓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这是简在帝心啊,他在政事堂中的分量,已经不能以门下侍郎来看待了,纵是赵光逢、萧蘧二人,估计也得客客气气的。 农学出身的官员顿时一扫晦气,纷纷上门拜谒,以至于王府门前的道路都堵得水泄不通。 耶律滑哥也来了,敬陪末座,畏畏缩缩,见谁都躬身行礼——其实是他畿县县令,官阶不低了。 是的,他不是农学出身,他是契丹降人。 但在担任蓝田县丞期间,与司农寺合作愉快,出了不少力,因此也被视为农学一系的官员,得到王雍邀请,参加今晚的这场宴会。 对此,他是既喜且忧。 喜的是有宰相看重自己,以后背靠大树好乘凉。 忧的是身上已被烙上了农学系的烙印,万一将来失势,遭到清算,他也跑不了。 不过,小人物有的选择吗?大部分是没有的。 大人物对你表示欣赏,如果不主动贴过去,会是什么下场? 滑哥不傻,知道该怎么做。 “圣人拔擢老夫——”王雍高坐于上,举着酒樽,一脸感慨道:“老实说,我也没想到。新朝雅政之下,农学大兴,诸位都有前程。好好干吧,出了成绩,老夫自为你们请功。来,满饮此杯。” “满饮此杯。”众人喜笑连连,举杯畅饮。 要的就是王相这句话。 他们勤勤恳恳干事,还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况且,农学出身的官员是比较苦的,很多在司农寺,或者在内务府,即便去了州县,只要不是主官,一般也会被分配最苦最累的所谓“劝课农桑”的活计,这是要经常下乡的,没法长久待在衙门里喝茶。 付出这么大,怎么能没有收获呢?王相这句话,可真鼓舞士气啊! 耶律滑哥就颇受鼓舞。 他原本是蓝田县丞。这个职务说实话就是县令的副手,按理来说你只要不想着和县令争什么,整体是比较清闲的。但他在蓝田县的时候,就被县令安排专门对接司农寺,各种苦活、累活,腿都快跑断了,还不怎么受县令待见。 这就是佐贰官员与主官的差别。 如今他是一县之长,蓝田县上下全都由他说了算,顿时清爽多了。 负责具体执行的县尉是个武夫,性子爽快,也愿意跑。催课、发役、捕盗、转输乃至分发司农寺送来的种子、牲畜,非常勤快,让他轻松了许多。 县丞、主簿也客客气气的,不敢和他对着干,日子一天比一天舒心。 咱农学一脉,就需要更多的主官、大官,不然局面都打不开,始终被人压制着。 一旦被压制,做出成绩的难度就会无限拔高,久而久之,就会被人轻视,难登大雅之堂,成不了主流。 所以,王相入政事堂这一步,走得十分关键,让大伙都有了主心骨,可以挽起袖子大干快上。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圣人的支持。 没有他老人家下令,王相如何能进政事堂?真以为写了本《血脉论》,有了点名气,就能宰执天下么?不可能的。 更别说,还有不少人在骂这本书呢。 酒过三巡之后,王雍拍了拍手。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他捋了捋胡须,说道:“诸君都是一时人杰,本事自不必多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