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章 魏王你怎么向着外人?(1 / 3)

加入书签

魏瑶收拾心情,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坐在王座上。 “上朝!” “王上万岁!”众臣作礼,紧接着,便有人说道:“王上,秦国使者已经到了大梁,此刻就等候在殿外。” “快,让他进来!”魏瑶招呼道。 “是!” “传秦国使者上殿!” 魏瑶眼巴巴的看着殿外,只见一名身穿黑红色大袖长袍的男子正迈步走来,他身形提拔,面如冠玉,束着发髻,表情温润而不失英武。 魏瑶只感觉心脏“砰砰砰”的跳,恨不得叫出声,这就是模拟时空里她见到的张北辰,一模一样! 那个与她在多次模拟中,相爱相知,生儿育女的男人! “秦使张北辰,拜见魏王!”张北辰作礼之后,也抬头看着魏瑶。 王座上,魏瑶内里穿着鲜艳的红色深衣,外面套着绣着祥云花纹的偏黑色宽袖王袍,头顶带着凤冠,上面的玉珠宝石点缀朱颜。 瓜子小脸,眼线细而长,如狐狸一般,那颗熟悉的泪痣点缀在眼角,不仅没有半点违和,反而增添了几分妩媚。 张北辰的眼神不自觉的往下看了看,果然,和模拟中的一模一样,魏瑶的身材确实是最突出的,就算是深衣王袍也遮挡不住傲人的曲线! “张北辰!”魏瑶听到他的声音,竟然忍不住从王座上跑了下来。 “王上!”礼仪官吓了一跳,赶紧提醒魏瑶:“咳咳,王上注意礼仪。” 魏瑶这才收敛了几分,来到张北辰面前,近距离打量他,只见她双眼带着喜悦,说道:“秦相果然是一表人才,威风堂堂!本王早有耳闻,今日见到甚是喜爱!给秦相赐座!” 魏瑶的话让众臣都表情诧异,对方是来求和的啊,你对他这么客气干什么? 还赐座,上将军庞名和丞相公子咎都在殿里站着呢! 张北辰也不想一来就得罪整个魏国朝堂的人,便说道:“谢魏王,外臣站着就好。” 魏瑶回到王座上,张北辰说道:“魏王,我秦王听闻魏国想要攻打秦国,特意派外臣出使。秦国不愿与魏国再起刀兵,还请魏王收回成命。” “好啊!”魏瑶想都没想,直接答应了。 张北辰都忍不住咋舌,他本以为模拟的时候,魏瑶表现的有点随心所欲,可能是模拟时空的缘故,谁知道现实中也是这样! 魏国群臣这下子是彻底无语了,他们明明都准备嘲讽、奚落张北辰一番,然后找秦国要好处什么的。谁知道魏瑶直接就把他们出卖了! “我王!”公子咎站出来,提醒道:“是否休战,臣以为还需要再议。” “不用议了!”魏瑶摆手道,“本王觉得,既然秦国这么有诚意,我魏国也不能气度狭隘,暂时就不打了,修生养息。” 魏国群臣脑门上都挂满了黑线,诚意?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对方有诚意的!张北辰明明都没拿出任何条件来! 有明眼人一直看着魏瑶的表情,心想:“魏王该不会是看张北辰相貌英俊,起了色心吧?” “还真有可能!” 好在魏国群臣都已经习惯了魏瑶的作风,庞名说道:“那这件事暂且不议。张北辰,你可以下去了。” “不行!”魏瑶喝止了他,她说道:“秦使初来魏国,怎么能对他如此无礼?张北辰,你出使的这段时间,你跟我魏国臣子一同上朝。也好让你看看我魏国的大国风范!” “外臣遵旨。 _o_m ”张北辰倒没有什么意见。 魏瑶继续说道:“今天就再议一次吏治和选官改革的事情。你们有什么意见,今天就一次说完吧!” 张北辰明白过来,魏瑶这是让他帮忙给提出意见。模拟时空内,为了在魏国改革吏治和选官制度,魏瑶甚至被逼退位过! 既然。(本章未完!) 第95章 魏王你怎么向着外人? 魏王都这么说了,群臣自然是开始发表意见。 一名文官出列,说道:“王上,臣以为魏国的吏治无需改革。魏国强盛,便是因为制度比其他诸侯国更加优越。就算出现了一些贪官污吏,那也只是极少数,大王和丞相自然会妥善处理。” 公子咎非常满意,然而魏瑶却直接开骂:“你在这拍什么马屁?本王让你提出意见,不是让你来这浪费本王的时间,不会说话你就别说话!” 那臣子被骂了一通,悻悻然退下了。 魏瑶骂完人,突然又觉得自己这样是不是在张北辰面前表现的太粗鲁了,赶紧语气温和的说道:“本王情绪一时激动,你们继续!” 其他臣子不敢说话,公子咎便说道:“吾王,臣以为,改革选官职,推行儒道,以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实为不妥。这样选拔的官员,都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来,违背圣人之道。” “我魏国臣子,都是子承父业,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比那些乡野村夫,寒门士子,要出色的多!” 众臣纷纷说道:“丞相所言极是!” 就连一直跟公子咎不对付的上将军庞名这次也站在公子咎这边。 魏瑶朝着张北辰眨眼,然后说道:“秦相对此有什么想法?” 张北辰心领神会,开口道:“外臣以为,魏相此言不妥。子承父业,又如何能保证后代贤明且具有才能呢?推行儒道,让饱读诗书的人担任官吏,至少能做到忠君爱国,拥有一定的才学。不至于出现大字不识,却能掌管一方的情况。” 公子咎轻哼道:“秦相此言甚谬!本相也修行过儒道。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夫子都曾说过,读书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孜孜不倦的学习,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仁者”。而如果推行科举选官,那读书就不再是为了提升个人的品格,而是为了功名利禄,选出来的官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