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弥勒降生明王出世”(2 / 3)
同点上去看,当以第一种说法为是,这从后来清朝统治者始终讳言“女真”和“大金”的名称一事上也可得到佐证。 其实,“明朝”的国号来自与“明教”,而”“明教”和“佛教”一样,都是“外来宗教” 。“明教”是从隋唐时期由“波斯帝国”(伊朗)传入中国,在当时被叫做“摩尼教” 。“摩尼教”的前身是“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也是一种世界性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一直被历朝历代朝廷所打压,于是它就想办法适应本土化才能生存 。 “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乃元朝后期流行的一句“谶语”,而朱元璋为何给自己披上“神话外衣”呢? 其实,在唐玄奘西域之行后,佛教兴盛,明教就与佛教融合,并定名为“明教”,意思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意为明教会有一个王来统治人间 。于是,朱元璋就借它来让百姓相信自己就是明王,是上天派来管理民间百姓的 。可见,“明”这个“国号”的第一个来源,其实乃朱元璋投奔明教而来,欲与日月同辉。 “明”字还表示日、月的意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自古就有崇拜日月的习俗 。朱元璋招兵时,在招兵大旗上还写过“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这里实际是反元朝,因为元前是宋,他要反元复宋 。 这是朱元璋对“明”这个字的解释,而日、月构成了“明 ”,况且中华文化中有崇拜日、月的传统,史籍中更是不止多处提到过有祭日、月的记载 。 古代的皇帝们,每年“春分”时要去朝拜“太阳”,“秋分”时要朝拜“月亮”,而朝拜太阳时是在早晨;朝拜月亮时则是在傍晚,这是中华文化中对日、月朝拜的习俗 。而且民间有许多神话与日月有关,比如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等。朱元璋也清楚这些,于是就用这种崇拜命名王朝,希望唤取大家的信任 。 明朝的“明”字处理有日月同辉的美义之外,据史料记载,朱元璋身边的儒士们,还对“明”做出了更为神秘的注脚 。他们认为,在古代神话中,“朱明”代表着火神,而“朱明”一词正好把国姓和国号联系在一起,尤为巧合,甚至还有人认为,“明朝”的“明”字还有“压倒元朝”的特殊含义 。那么,这又该从何说起呢? 其实,这涉及到“阴阳五行论”。“朱元璋”认为,想要对“元朝”进行全面压制。光有对传统的继承,还不够 。在元朝时,民间就提到了“阴阳五行”,而“五行”之间相生相克 。那么“明”跟“五行”会真是的有关吗? “元朝”定都是在“北京”,而“明朝”在建立朝代时,一开始就定都在“南京”,后来才迁到了北京 。按“阴阳五行”的说法,南方属火,故“明”对“元”来说是“火”;而“火”要克的是“金”,也就是说要“明”要克制元朝 。 所以,朱元璋选择“明”,从“五行相生相克角度来说,他也有深意,且不止是要从武力上打败元朝,更从对民间百姓的精神控制上来全面压制元朝,因为元朝实行了“暴政”,人为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 自从崇祯帝朱由检给辽东“边军”的总指挥“征虏大元帅”袁崇焕下了一道圣旨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就开始响彻辽东甚至大漠草原,毕竟此时的明军在“火枪”、“铳炮”帮助下,兵分两路从大漠南北扫荡草原。 无论漠南蒙古各部,还是漠北蒙古部落,凡是主动投降明军者一概既往不咎,依旧可以在各自地盘上自由放牧;凡是不服明军并聚众反抗者,一律杀死并灭族。当然了,这些倒霉部落的牲畜也被当做军粮。 于是,在“九边守军”主动出塞的全线配合下,明朝大军不出一个月就平定了大漠南北的所有的游牧民族部落,将主动归顺者安置在长城沿线以方便暗中监视和管理。接下来,明朝大军就要进攻漠西蒙古了。 “漠南蒙古”的部落组成很杂,如土默特、察哈尔、科尔沁(喀喇沁)、兀良、蒙古贞、巴尔虎等大大小小一堆游牧部落;“漠北蒙古”则相对而言较为单一,即喀而喀部,也就是俗称的“外蒙古”或“蒙古国”了。 “漠西蒙古”则由瓦拉(卫拉特)所分裂而成,有四大部落: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在明末清初时,土尔扈特西迁欧洲后,其原附属于杜尔伯特部的"辉特"部则加入了“四部”行列,又组成了新的“卫拉特四部”。土尔扈特部西迁到欧洲的伏尔加河流域后,被沙皇俄国压迫之事,则不在此讨论之列。 众所周知,“元朝”灭亡后,“蒙元帝国”的草原部分就分裂成了许多部。后来 ,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三大部分,即分布在后世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家园被称为“漠南蒙古” ,亦即“科尔沁部”; 分布在后世蒙古国境内的蒙古人家园则被称为“漠北蒙古”(又称“外蒙古”),亦即“喀尔喀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