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1. 投靠胡人的带路党 石勒的崛起……(2 / 6)

加入书签

被胡问静摧枯拉朽的灭了。

刘弘想到胡问静,心中填充了无数的东西,却不知道该叹气还是该感叹。胡问静要灭了司马家,他是绝对不同意的,司马炎与他从小认识,司马衷叫着他叔叔,胡问静竟然篡夺了司马炎的孙子的天下,这叫他如何能够答应他真想率领一军杀入洛阳砍下胡问静和贾充的脑袋,厉声问个明白,为什么司马炎对你们这么好,你们却要背叛司马炎但刘弘根本不敢离开幽州,甚至不敢表态。因为他只是一个“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领乌丸校尉”,他在幽州竟然不是独一无二的军事大佬,小小的幽州还一个幽州刺史王浚。

刘弘无奈极了,司马炎在世的时候,刘弘从来没有把王浚放在眼中过。王浚是太原王氏族人,但是王浚的出身很尴尬,但凡大缙朝的豪门大阀中人都知道王浚的母亲“出身贫贱,经常出入王沈家,生下了王浚”,这短短的十几个字将王浚的出身打到了泥土之中,王浚的父亲王沈很是不喜欢私生子王浚,鄙夷,嘲弄,打骂,完全没有把他当儿子看,时常对人言王浚不过是一条狗。刘弘作为洛阳的豪门大阀中人怎么会看得起如此的王浚虽然王浚运气好,王沈没有其他儿子,死后的爵位意外的落到了王浚的身上,王浚顶着太原王氏的名头,也有些才华,这才当了幽州刺史。刘弘既看不起王浚的出身,在官职上又是“假节、监幽州诸军事”,统领幽州所有军队,哪里会在乎一个幽州刺史王浚

但世事无常,司马炎意外的嗝屁,刘弘又不愿投靠掌握洛阳朝廷的贾充和胡问静,没了朝廷的支持,这幽州的情况渐渐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王浚借着幽州刺史的权力,直接控制了幽州各军的粮草,又鼓动幽州的门阀建立私军,这幽州的兵马越来越多,刘弘能够控制的军队却越来越少,刘弘再傻也知道王浚想要干什么,可是他完全无力阻止。幽州刺史合法地掌管地方,刘弘若是插手,是想要造反吗

换成别人肯定就一个大耳刮子打了过去,直接接管了幽州,但是刘弘却做不出来。他反对胡问静和贾充的原因是两人篡夺了司马家的权力,他难道也要暴力推翻司马家定下的规则,成为一个实际上的逆贼吗刘弘犹豫不决,只能同样的开始扩张势力,拉拢门阀,直接从地方获得粮草,与王浚在不公然撕破脸的情况下努力暗斗。

如此狗屎的情况之下,刘弘敢离开幽州讨伐胡问静只要他离开了幽州,王浚就会立刻将他在幽州的势力连根拔起,他怎么敢冒如此巨大的风险

一个士卒走了过来禀告“将军,鲜卑人又在闹事了。”

刘弘头疼无比,以前他觉得慕容廆是个少年人才,十五岁就很是沉稳,有智计,能拉拢人心,如此人才投靠大缙简直是捡了大便宜。但是没想到这个少年人才慕容廆最近一点点都不忠厚,干净利落的杀了叔叔夺回了权力,然后开始整合慕容鲜卑,很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刘弘有些愤怒“又是一个少年混账”最近大缙朝是怎么了,胡问静,慕容廆,十几岁的少年个个都是妖怪。

刘弘想到了张华,若不是当年张华认为慕容廆是个奇才,他早就杀了这个小小的鲜卑少年了。刘弘心中冷哼,张华真是死得好啊。

刘弘的目光再次落到了刘琨的军报上,这份军报写得很详实,贼人人少,己方人多,但是在贼人崩溃之前,己方的损失却比贼人还多。刘弘笑了笑,刘琨以为看过几本兵书就能带兵打仗了,真是幼稚啊,看过几本兵书只能坐在营帐之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不能真正的与敌人面对面,不然诸葛亮几万人怎么打不下只有几千人的陈仓刘弘提笔写回复,他温和地批复着,指出刘琨需要实战磨炼,但他做的很不错,有成为大将的基础。

刘弘细细碎碎地写完,王弥逃窜而去,这幽州的后方算是平定了,但是王弥会逃去哪里呢他只能苦笑,他哪里有余力追杀只剩下几十人的贼头,哪怕明知道贼头不死定然会卷土重来,他此刻也只能收拢兵力,集结粮草,面对黑暗无比的未来。

冀州巨鹿城。

数万胡人列阵,振臂高呼“杀光汉人杀光汉人”声震四野。

巨鹿城内无数百姓浑身发抖,有人喃喃地道“怎么办”其余人毫不犹豫“怎么办当然是逃啊”胡人有数万,巨鹿城内的百姓也就只有数万,怎么可能打得过胡人早点逃走才是上策。

有百姓反对“往哪里逃胡人有骑兵两条腿怎么跑得过四条腿”一群百姓点头,只有投降一条路了。有百姓犹豫不决,投降胡人会不会不太好

有华衣公子镇定地道“若是胡人夺了天下,也要我们汉人种地,我们照样缴纳赋税,又有什么关系”一群百姓用力点头,胡人和汉人也没什么区别,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总要吃饭的,投降胡人也不是不成。

众人完全没有想过胡人会屠城,关中的消息传不到冀州,就算知道了,百姓也会认为那是关中的人哪里做的不对,不然胡人为什么不屠其他地方,就要屠戮关中呢,关中一定有做错的地方,怪不得胡人的。

胡人的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