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章(2 / 9)
快,甚至了个玩笑,“哈哈,总不能是诸葛孔和季汉北伐吧。”
那不是天胡局?
他觉得自己一向时乖命蹇,运气奇差无比,怎么可能遇见这等好。
刘裕在风穿行林立宫阙,问自家谋主:“说,我为什么会来到此处,难道这也是副本挑战一个环节?”
之前可没现这种情况,别人都是拿奖品,到他这里直接把自己搞丢了。
刘穆之摇摇头,神色清淡如云:“勿忧,眼下以不变应万变。”
忽听外面传来了一阵清脆铃声,数名宫婢穿行而入,直接收走了他手头公,连笔都一并抢了去,在面前摆上了饭菜。
哦豁,到饭点了。
刘穆之伸手欲挽留:“等等,我批注还没好——”
宫婢早就得到刘裕号令,对他理都不理,抱着公扬长而去。
刘穆之一脸忧郁,转头目光幽幽地看着刘裕。
“咳咳”,刘裕顶着他控诉目光,义正言辞道,“穆之好好吃饭,别想着去找人谈话,外面全是人盯着。”
刘穆之这个人,一向夙兴夜寐、呕心沥血,让刘裕十分头疼。
经常废寝忘食也就算了,即是吃饭时候,他也不好好吃,总喜欢用一尺见方大餐桌,约上浩浩荡荡一大堆人。
这些人往往不拘豪门寒士,三教九流、市井人物都有。
刘穆之喜欢听他们谈天说地,论遍古今,以此作为自己独特信息来源,他觉得比较有意思或者比较重情,就会分享给刘裕。
本来吧,刘裕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毕竟谁还没个特别小爱好了。
结果一进副本,看见天幕于自己未来命运揭示,穆之死得很早,甚至连整个一统天下大计,都因此功亏一篑!
刘裕顿时傻了。
他第一反应就是想把自己生命分一半给刘穆之,他王图霸业,真不能没有对方。
刘裕是一个从底层厮杀上来帝王,一路披荆斩棘,向垄断了朝堂数百年之久世家大族亮剑,誓做门阀政治掘墓人。
所以,他帝王路注定举世皆敌,是古往今来难度高那一撮。
向外北伐南征,需在腥风血雨杀一条活路。
他一生征战,破桓玄,击卢循,伐南燕,灭后秦,定,渡渭水,伐长安,无一败绩。
只因他知道,自己一败就是身死国亡。
而内部,还有许多对他或鄙夷,或憎恶,或恨之入骨世家门阀,用尽种种手段,希望他赶紧从高处坠落。
风刀霜剑,就只有刘穆之和他相识于微末,一路互相扶持,并肩而立,闯了许多生与死,血与火,危难与浩劫。
他们系绝非普通君臣所能形容。
是挚友、知己、同袍,乱世长夜肝胆相照,是在岐途险峰上放心将后背交给彼此,共赴征程那种系。
所以,刘裕时就想着把自己寿命跟刘穆之对半分一下,结果发现……哦豁,自己死得也挺早!
天幕说,后世人这么评价他:“宋祖以匹夫提剑,首创大业……惜其祚短,志未可量。”
惜其祚短,天不假年。
刘裕现在就是一个挺崩溃状态,想仰天长叹,他和穆之怎么会这么惨啊。
现在自己不仅没得到奖励,反而在时间长河迷失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从天幕那里获得解决寿命问题方法。
刘裕只能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督促刘穆之好好养生,把一切不健康因素都扼杀在萌芽之。
此刻,刘穆之公全部被搬走,等饭后一个时辰再送回来。
他无可做,只能郁闷地低头吃饭,一边叹息道:“如果真想让我省心,就赶快提拔十个八个人身居高位,帮我分担一下。”
刘裕无语,自古以来只见权臣专权,没见迫不及待找人分权。
“吃饭”,他没好气道,“哪来那么多话。”
……
穿锦官城一城春风,花枝暖日,就到了蜀宫祭祀地方。
刘裕远远地看见一个“刘”字,心头一跳,心想,不会吧不会吧,他不会这么幸运吧,居真能摊上这种好?
等看到室内悬挂汉高祖、武帝、宣帝、昭烈帝等诸位大汉先皇画像,刘裕整个人都惊呆了。
天呐,这波稳了!
如果说,他自己从京口起义始,带着五百个人起兵打天下,是属于地狱级难度话。
那么,蜀汉北伐在刘裕眼,只能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