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章 大娃他们学做生意(2 / 3)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自己穿越已经有几十年了,人生也过了大半,他突然觉得时间匆匆。

校长又道:“五年级暂时没有组长,那许慧同志就暂时当组长。”

然后散会,看来校长同志也是个不善于言辞的人嘛,开个会这么快就结束了,真正会开会的领导可以一上午都开会,然后放学了又开会,开得人心烦。

许慧见时间还早,从学校出来就去了集贸市场,买了菜回去打算做顿好吃的庆祝自己有了工作。

他中午做了一盘大肠灌糯米,大肠灌糯米是一道传统的中式菜肴,将糯米和各种食材灌入猪大肠中,然后蒸煮而成。它的口味丰富多样。

爱吃的很爱爱吃,不喜欢的看都不看一眼

这道小吃既有又有糯米的香味,又有大肠的嚼劲,而且大肠里面还有油,吃起来很有满足感,不过许慧不喜欢吃。不过母亲和妹妹爱吃。

准备好了午饭,许慧这才去请玉兰和妹妹。

玉兰道咱们家里自己卤肉卖,也有凉菜卖,你还要忙做午饭,太费事了。

可现在是夏天,卤菜和凉菜都偏辣,天天吃会上火的。

说是这么说,可没有空着手,买了一只烧鸡这才带着妹妹来吃饭。

吃完饭,许慧才跟他说起房子的事,玉兰非要买下陆启贤的那套二居室,不然她不要房子,许慧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

玉兰觉得美中不足的是,不能套大院子。

于是许慧花了几天,跟城中村换了一套房子,面积虽然差不多,质量也不相上下,但是人家院子面积大,而且房屋外面就有一片菜地,玉兰很满意。

许慧想那套房子离缝纫店又不是很远,大概十五分钟的路程,去缝纫店还是蛮方便的。

于是换了房子,还和房东签了合同,签合同是怕房东反悔,要回自己的房子,就得换来换去搬来搬去太麻烦。

这个年代的城中村还是很落后的,连自来水都没有通,更别说店了。

而且只有三间房,一间客厅,两间卧房,连厨房都没有。

许慧两口子带着家里的三个男娃给他们进了一间厨房和一个厕所,这才安心。

虽然母女俩有了自己的新家,就少来许慧家吃饭了。

不过他也在自家门口卖起了菜和茶叶蛋,增加一点收入。

转眼就到了寒假,三娃三兄弟放寒假了,三娃花了不到一个星期就把假期作业做完了,闲不住,用自己的攒的零花钱买了一大堆山楂回来想做山楂冰糖葫芦卖,反正孩子是用自己的零花钱,想要做点小生意,许慧和陆启贤都没干涉。

既便做失手了,或者卖不出去自家吃了,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为了降低成本,许慧告诉他们怎么用红薯熬糖,就不用买糖来熬成糖稀卷在糖葫芦上了。

虽然自家没有多少红薯,可是去周边的城中村去收购,很容易就收购得到,而且物美价。

而且用红薯熬糖也没有多复杂,关键是要臂力。

好在有大娃,不然光靠二娃和三娃是不可能用红薯熬出糖的。

在给冰糖滚糖稀时,三娃很有头脑,一个签子上只串最多五颗山楂。

大娃问为什么穿这么少,别人都串十颗。

三娃,道:“怎么不说别人卖的也贵多了,都卖五毛钱一串,可是现在上学的初中生小学生能够掏出五毛钱买一串糖葫芦的有几个,所以我叫你们串五个我们卖两毛,薄利多销。”

许慧在一旁忙碌,听见三娃的分析,觉得这家伙挺有头脑的。

于是他们的糖葫芦都只有三颗或者五颗山楂,卖两毛钱或者三毛,如果只有三颗山楂的糖葫芦就一毛五,如果只穿了一两颗的糖葫芦,有的卖5分,有的卖一角。

三个男娃各扛着一个靶子去学校门口,电影院或者人流量比较大的街道卖。

虽然吃晚饭前没卖完,可是三颗一毛五分的卖的差不多了。

吃饭的时候,许慧给每个孩子添了一碗海带排骨汤,道:“你们说说,为什么一毛五的糖葫芦最好卖。”

一个孩子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大娃说:“因为一毛五便宜,小学生中学生都掏得出这个钱来,即便没钱向大人要,也容易要来。”

二娃道:”少于三颗,不能解馋,所以一毛五的好卖。”

“可是一颗的两颗的也卖的不错。“

“但是一两颗卖,速度太慢。”

“因为一颗的两颗的更便宜,能拿得出钱的小朋友更多。”四娃道。

鲤鲤认同的点了点头。

许慧把四个孩子都认认真真的表扬了一顿,说他们分析的很有道理。

许慧建议他们还是做一点十个一串的糖葫芦,这种五毛钱一串的糖葫芦可以去码头车站和商场门口卖肯定卖的掉,因为处朋友的男女是掏得出五毛钱的。

吃过饭,林麦催着他们出门去买糖葫芦。

陆启贤不解的问“晚上外面那么冷怎么赶他们出去?咱们家又不缺他们卖糖葫芦的几个钱。”

许慧道:“我也不是为了几个钱才把他们赶出去的,我是叫他们明白,做生意就必须得抓住机会和选对时间。”

这个时候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