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鱼越多水越浑(八千字大章求订阅和月票)(5 / 6)
飞往上郡。
李牧收到回信,轻展纸张。
【哪都有你,老实待着得了。都告诉你了,蒙恬在战场上不一定比你弱,尤其是打匈奴。】
“君上走眼。”李牧丢信纸入火盆,看着燃烧的火苗道:“君上,你不通兵法的。”
大秦西北,爆发了一场大战。
这一场大战极其诡异,因为这场大战的主体不再是骑兵,也不再是步兵,而是一个中原基本淘汰的兵种——战车。
在春秋时期,战车是战场上的主力兵种,那时候两个大国之间的打仗极其讲究礼仪,如鸿水之战。
《左传》记载:
冬十一月己己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即:
宋楚两国打仗,宋襄公迎战,他的手下子鱼说趁着楚国军队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我们打他吧,宋襄公说不行。
子鱼又说他们还没成列,打吧。宋襄公又说不行,等到楚国准备好了。
宋军大败,宋襄公受伤,护卫也被杀死,国人责备宋襄公。
他还振振有词:受伤的人不杀,头发白的人不抓,依靠地势险要的不打。
这便是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也是儒家追求的礼乐崩坏中,礼的一种。
在春秋战场,搞偷袭,放冷箭,设埋伏,玩兵不厌诈的招数,是不讲武德的表现,会被所有人鄙视。
那时候打仗前要下战书,战书中要有一个打仗的理由,还要对方同意,约定好时间,地点,才能打。
如果对方国内经历了天灾,或者重要人物去世都不能随意开启战端。
必须等人家国丧办完,粮草士卒准备充分之后才能列好阵势,真刀实枪打过一场。
打仗时对方中了一刀就不能再砍第二刀,要见好就收。
在作战中俘虏对方君王也不能抓住,要放回去。
那时候礼仪最离谱到什么地步呢?
晋,楚邲之战。
楚军大胜,晋军战败逃跑。
因为晋国的军队太多,乱糟糟的跑不起来。
楚军追到晋军,不是杀敌,而是教晋军怎么逃跑。
楚军先是教晋军把战车前面的横木抽掉,避免互相干扰。
晋军刚刚逃跑了一段,战马开始盘旋不前,又被楚军追上了。
楚军依旧不杀敌,又教晋军把旌旗撇掉,把车辕端的横木也扔掉,这样才能跑得快。
晋军一边照做,一边还回头嘲讽楚军——我们不像楚国多次战败逃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都说春秋无义战。
实际上,春秋之战最“义”。
那时候打仗就跟小孩过家家似的。
这种现代观之极其奇葩的现象出现,很大程度是因为当时参战的大多是贵族子弟。
天下贵族是一家,能不杀咱就不杀,打仗以气势为主,杀敌是什么?
在这种情形下,高大威勐的战车完全满足各国需要。
打仗之前亮一下战车,大家面对面排兵布阵一一对好,然后开撞就行了。
一场大战看似气势磅礴,实际死伤没多少。
那时候,战车的多寡,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这里面的乘,指的就是战车。
而儒家六艺中的御,指的就是御战车。
而到了真刀真枪干架,以“战”字命名的战国时期。
点到即止的贵族战争,演变成攻城灭国的赶尽杀绝,战车基本就告别战场了。
一是地势限制。
战车爬坡爬不上去,草地不能行,林木不能钻等等。
二是机动性差。
骑兵的出现,完全顶替了战车。拉着沉重战车的马,显然跑不过毫无负担的马,战车机动性被骑兵完爆。
中原如此,边疆更是如此。
战车不是没有到过边疆,而是当时被爆的渣都不剩。
和善于骑马的游牧民族相比,在草地上车轮被卷,移动缓慢的战车,简直就是活靶子。
匈奴,东胡这些草原部落民族只见过一次战车,爽了一波,就再也没见过这个中原春秋时的主战兵种——各国君主又不是傻子。
而这一次,蒙恬,在所有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
包括让匈奴十年不敢南下的赵武安君李牧都不理解。
将早就失去荣耀的战车,第二次带到边疆,重铸战车荣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