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章 我的皇后堂妹(2 / 3)

加入书签

不如每州分一套,并公开印刷术,让他们依此为蓝本印刷。

李治和武媚娘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先这样吩咐下去。同时嘱咐宫中的印刷工不要停,印出来的书籍放到长安和洛阳的市内寄卖。

武婧儿每月都会给李治武媚娘寄送一封奏章,里面写着苏州地区的物价、天气、民情、收成、吏治以及织造局经营状况。

武婧儿现在既是内廷女官,又可以算是朝廷官员。因此她奏章的抬头写了二人,但多半是武媚娘

最先看到,李治也是每封必看。

武婧儿奏章简洁,废话极少,寒暄完立马进入正题,还弄了什么表格、线条、柱状图之类的,神奇之中又一目了然。

全是干货,没有感情。

李治看完戏称: “她这样的奏章,要是碰到爱听好话的昏君,估计早被扔掉了。”

武媚娘在一旁附和: “是啊,三姐姐这样的人才碰到陛下这样心胸宽广的君王才能一展所学。三姐姐办的藏书楼不错。#34;

李治对这个藏书楼印象很深,心中有了主意,道: #34;不如咱们在长安和东都也建个藏书楼,就让弘儿去督办。#34;

#34;这个主意好。#34;

这对夫妻对太子李弘抱有很大的期望,在他还是少年时,就以李弘的名义组织了一批大臣学者编纂了《瑶山玉彩》,为太子扬名。

这次建藏书楼,既清贵又是收揽文人的好机会,李治自然想到了太子李弘。

李治身体不好,不知寿数几何。他现在满心思要培养儿子,万一将来发生不测,太子也能独挡一面。

李治派人叫来李弘,先将武婧儿的奏章递给李弘,让他看完说想法。李弘今年十五岁,容貌俊秀,气质温雅,与李治有六七分像。

他看完奏章,欲言又止,李治抬手让他直接说。

“阿耶,阿娘,这是三姨呈上的奏章。我听说阿耶封三姨做江南道织造使,女子做官,这在大唐闻所未闻。我觉得这是……#34;

李弘刚要说牝鸡司晨,但想到阿娘,咽了下去,接着道: “会不会有些不合适?而且奏章中其他的内容还

罢,怎么还有监视当地官员的报告?大唐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监察百官,三姨所做非君子所为。#34;

李治嗤笑一声道: #34;这又是那些东宫臣僚和你说的?#34;

李弘沉默不语,武媚娘冷笑了一声: “弘儿,你是太子,他们和你说的每一句都自发或不自发地带有私心,你要有自己的判断。#34;

“阿娘……”李弘正要反驳。

李治抬手压了压,先对武媚娘说道: “弘儿还小,你慢点说。”

说完,他转头对李弘说道: “你阿娘的意思,你要明白这些人说话的目的,有些确实是为你好,有些是打着为你好的幌子谋求私利。在你想不明白的情况下,就先观察,再做决策。#34;

李弘闻言,点点头: “阿耶阿娘教训的是。”#34;你认为你三姨上的这道奏章有用吗?#34;李治引导。

#34;有用。#34;

“你认为里面的内容是真的吗?”李治又问。

李弘想了想,他这位三姨心胸开阔,古道热肠,于农事上颇有见解。而且据他所知,三姨甚少结交朝臣,也不推荐人。

以三姨的性格和她的势力范围,李弘认为这份奏章的内容是真的。

李治见李弘认真思考起来,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孩子仁德,李治一直怕他继承皇位后被朝中大臣架空。

“我觉得三姨没有必要,也没有目的骗我们。”李弘答道。李治带着笑意说道: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武媚娘补充: “人主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

#34;儿谨遵阿耶阿娘教诲。#34;李弘拱手道。

“大臣就是大臣,他们会的只是为臣之道,教不会你帝王心术,以后多像阿耶学习。”武媚娘说道。

李治看着挺拔俊秀的儿子,想起了自己当太子的时光。

他的阿耶可比自己强势多了,而且大哥和四哥都在,那时的自己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生怕阿耶不满意,废了自己的太子之位,让四哥上位。

时光流逝,他也成了太子的阿耶,不过他才不会像阿耶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弘儿。

#34;弘儿愿意在长安和东都主持建造

藏书楼吗?#34;李治温和地问道。

李弘闻言,想起武婧儿在奏章中介绍苏州藏书楼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