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封功臣(1 / 4)
洛阳丞相府
庆功宴上
“事情就是这样,如果要说功劳,这还是全仗陛下神威,丞相信赖,众将士英勇,我嘛侥幸得胜,不敢居功”,魏延轻描淡写地说完了突袭许昌的经历,抚着胡须,神情中满是一副得意模样。
席上一时鸦雀无声,连诸葛亮都停下了手中的羽扇,惊呆了。
天啊,这是怎么样的一段艰难行程?众人不禁脑中浮想联翩,仿佛看见了魏延在悬崖峭壁上的纵身一跳,仿佛看见了打扮成流民军的蜀军登上了阳翟城楼,仿佛看见了许昌城上百姓的反戈一击,仿佛看见了许昌宫内董昭临死叹息的模样……
魏延每每讲到关键处,众人都不禁捏了一把冷汗,心都悬到嗓子眼里,后听到魏延成功化解危机,众人又不禁喜笑颜开。
众人听着听着,既惊叹魏延的胆魄和果断,又对郭淮的屡次献计拍掌叫好。还有果烈的廖化,刚正的张翼,都令人印象深刻。一幕幕画面,似乎身临其境,令人实在痛快!就连魏延的死对头杨仪也不禁暗自叹服。
要知道,这一次奇袭,简直就是九死一生,能够存活下来已经是奇迹,更别说还要在逆境中取得天大的成功。说实话,就连当初诸葛亮也是放手一搏的心态,只求魏延能够牵制虎牢关的魏军,好给自己腾出时间来整合兵马,迎战曹睿。完全没料到,魏延能够大出所望,于险境中逆袭,上演了一出惊天大戏,创下了这必定要流传千古的佳绩!更重要的是,魏延拿下许昌后,回师与自己夹击魏军,这才能够全歼曹睿军团。这些,都是天大的功劳啊!
“好!好!好!”丞相诸葛亮率先发话,只见他放下从不离手的羽扇,一连击掌三声。
接着,诸葛亮站起身来,侧身离席,慢慢走到中央,环顾众人,朗声说道:“魏延将军身先士卒,亲入险境,一路披荆斩棘,舍生忘死,以大无畏的勇气和超乎常人的智慧,夺取了魏国的都城许昌,并俘获魏太子和王公大臣无数,彻底瓦解了魏军的后方。战后又及时回师洛阳,给了撤退的魏军致命一击,这才有的洛阳大捷,使得中原已经唾手可得!”
诸葛亮顿了顿,面向魏延正色说道:“两次作战,两次都居功至伟,魏延将军实在是我大汉的第一功臣。我代先帝,代陛下,代天下万民,代大汉江山社稷,请魏延将军受我一拜!”
说罢,诸葛亮快步走到魏延榻前,双手张开,合一,行了一个大礼,低头鞠躬一拜。
这一拜,让魏延一时也惊得说不出话来。
先帝刘备在时,他与诸葛亮同朝为臣,一起辅佐。先帝逝世,他强忍悲痛,独守汉中,一直在蓄势待发。诸葛亮北伐以来,他始终活跃在前线。虽然高傲,但他有足够的资格傲气,五虎将逝世后,他便是蜀汉资历最老的战将,又多年镇守汉中有功,因此也常常自诩为北伐第一人,心中已经默认扛起北伐的大旗。
但是,自从子午谷奇谋被诸葛亮否认后,他便郁郁不得志,恨自己才华不得施展,也对诸葛亮日渐不满。他虽然名义上听从诸葛亮调遣,但内心一直憋着一股怨气,想要超越诸葛亮证明自己。这股怨气最终酿成虎牢关之祸,这是魏延今生最大的耻辱,丢关失地,关兴惨死。魏延既愧又怒,愧的是关兴之死,怒的是仍然对诸葛亮不服,如果不是诸葛亮长期的打压,他也不会为了逞志而轻易上当。即便是诸葛亮后来既往不咎,并且批准他的奇袭许昌计划,他心中对诸葛亮是有所感激,但仍然存着一股不服输的气劲,想要在诸葛亮面前为自己正名。
得胜后,他原本还盘算着怎么在诸葛亮面前炫耀一番,幻想自己高高在上的情景。
可是,当真的被诸葛亮这么当众一拜,他竟然一时不知所措起来。
多年来的豪情壮志、委屈、不甘瞬间都涌上心头,他一时百味陈杂,别过头去,不让众人看见他打转的泪水。
这一刻等得太久了,太不容易了!
不过诸葛亮当众拜谢的行径也的确让他万分意外,如此宽广的胸襟让魏延大为感动。
如果说,之前他对诸葛亮是既敬畏又心存不服,如今的魏延对诸葛亮,则是完完全全地敬重、佩服和感激的!
“丞相客气了!魏延哪里受得起,快快请起!”魏延强忍着泪水,笑着连忙起身扶起诸葛亮。
“倒是丞相的再造之恩,魏延永生不忘!没有丞相的栽培信赖,哪里来的魏延今日的成功。还请丞相受我三拜,今后但凡丞相所令,我魏延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说罢,魏延便跪在地上咚咚咚地磕起头来。
魏延这人就这性格,真诚爽快,谁不给他面子,他必还以颜色,就如杨仪。相反,谁敬他三尺,他必定还以三丈。先帝刘备以国士待他,他便许今生以驰驱。如今诸葛亮也以国士待他,他便下定决心以死相报了!
”文长言重了,这都是你自己赢来的功劳”,诸葛亮笑着去轻抚着魏延的背部,欣慰地点了点头。
然后诸葛亮依次看过他身后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