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郭淮忧虑(2 / 2)
一听猛拍大腿,“你说姜维姜伯约啊,不错不错,他是诸葛丞相的得意高徒,那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既然如此,快快派人去请入城中,共商大计啊!”
“诺!”
翌日。
寿春都督府中。
众人都在聚精会神地盯着堂下的那个俊朗青年。
不错,正是姜维。
虽说魏蜀此时已经联手,但是诸将对姜维还是存有疑虑,他真的如传闻中说的一样足智多谋么?
此刻姜维听完郭淮的忧虑,正低头沉思。
“有了!”姜维笑着说道。
郭淮大喜,“伯约有何计?”
姜维并未直接回答,“我听诸葛丞相曾经说过,当年先帝和刘璋争夺西川时,有个叫郑度的谋士给刘璋出了一计,建议把城外的百姓全部迁走,百姓留下的仓廪粮食全部烧毁,然后深沟高垒以拒敌,先帝听闻此计还颇为忧心。”
“伯约所说,莫非是坚壁清野之计?”郭淮问道。
“正是!”姜维笑了笑,“吴军多以水军和步兵为主,如今弃水上岸,大军长途跋涉行至寿春,粮草补充极为不便,必须倚靠抢掠当地民众作为补充。如果我们尽驱城外之民,焚毁多余粮草,吴军届时到来必无所得。如此一来,孙权绝不敢拖延,必会寻求攻城,以期速战速决。而我们以逸待劳,凭借寿春坚城,必可击退吴军。等到吴军粮尽退兵,我们再出兵追击,破之不难矣!”
“不成,不成!”王凌一听连连摆手,“我一向爱民如子,只听过拒敌安民,没听过迁民避敌的。况且百姓离开家园,住在哪里?把粮食都烧了,以后吃什么?如此大费周章,百姓太过艰难,我心何忍呀!再说,这如果是好计策,当初刘璋为何不用?”
姜维一听便知王凌又犯起了“名士风范”的老毛病,于是不慌不忙地说道:“刘璋愚昧懦弱,不识得此计精要,况且当时蜀中战事并未陷入绝境,所以其不愿扰民。如今寿春形势则完全不同,寿春已至绝险之时,凡是当以大局为重。坚壁清野,百姓的确十分艰难,但是倘若吴军杀来,必对城外百姓烧杀抢掠,以充军资。如此一来,不仅生灵涂炭,还助长了吴军战力,使得寿春十万军民陷入危难。此间孰轻孰重,都督,应该知晓!至于百姓迁移住所和粮食,我们只是暂时迁走百姓,可迁入城中,或者到临近山谷躲避,令百姓随身携带粮草,城中府库定期救济赈抚即可。等到战事结束,再回迁不迟。”
姜维说完顿了顿,“真正仁政爱民者,当以百姓的身家性命为重。军情如火,还请都督速速决断!”
“这......”王凌虽然觉得姜维所说有理,还是有些犹豫。
郭淮见状,也顾不上许多,连忙说道:“是啊,阿兄,我觉得伯约所言甚为妥当。阿兄切莫为了一时名声,舍大义而取小义。将士们的家眷、寿春城内外数十万军民可都在我们的一念之间!请阿兄不要迟疑,趁吴军还未到达,速速行事吧!”
王凌抬起头,看了一眼郭淮,然后左右巡视了一下众人,见众人也多有点头附和之态,于是叹了一口气,“唉,好吧!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我虽心怜百姓,但是奈何吴军暴虐,只能先为百姓谋一条活路了。就请伯济代为下令,安排部署迁民吧.....”
“诺!”郭淮抱拳回道。
.......
经过连日的筹备动员,城外的百姓陆续收拾离开,一时间火光冲天。匆忙的百姓扶老携幼,在路上形成一个长长的蛇形,到处是人声鼎沸和各种孩童的哭闹声。人们在冲天的火光中边走边转身望向故乡,偷偷地抹掉眼泪,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见此情形,王凌郭淮等人亦是无不落泪,但愿这一切的牺牲都是值得的,上天保佑寿春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