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又见锦囊(1 / 2)
合肥粮仓营门外
原来,朱据除了辩才出众之外,还有一个特殊才能——过目不忘。世人只知道前将军朱桓识人过目不忘,部下一万人及其妻儿都可认得,却不知其从弟朱据亦然。
那日,魏军袭营之后,朱据自觉被“贬”至后方,因而心生怨恨恼怒。他想来想去,终觉得全是黑甲首领之过。要不他打伤了自己,断不会沦落到留守后方,满腔建功的热情就此无处施展。
恰巧他瞧见了其正脸,于是他凭借过人的记忆,将黑甲首领的画像画了下来,悬挂于床头,日日观念。谁知他愈看愈生气,定要找出来,此人到底是谁?
他冷静下来细细想来,此事诸多疑点。此人看似魏军,但是为何蒙面示人?是否有不可告人之秘?如果是魏军,以其胆识,应当知名任用于曹魏,可是曹睿将精锐尽数调去洛阳之战,淮南地区王凌镇守多年,并未听说这类人物!
如果说不是魏军呢?那时朱据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不是魏军,那么只能是......蜀汉!朱据直想的脊梁发冷,可是越想越觉得似乎合情合理,似乎这样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释。天啊,如果这是真的,这简直就是天大的风波!
可是,问题来了,他并不认识蜀汉之人,以何为证?
因此,朱据日夜反复思量,直到有一日他瞧见了诸葛瑾回复的运粮公文,这才猛然想起。诸葛瑾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是胞兄,往来密切,他前不久又亲自出使蜀汉,如此,他便有可能识得此人!
但是,毕竟诸葛瑾与诸葛亮关系非同一般啊,冒然询问,万一他有心偏袒呢?朱据思前想后,这才决定以结交士子为名,遣人送画像于诸葛瑾,以求辨人之实。
诸葛瑾不知其中隐情,那日收信后,猛然想起,画像之人,颇与出使蜀汉所见诸葛亮爱徒姜维相似,于是便提笔回信。
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你......还真是阴魂不散呀”,等了片刻,那人终于缓缓转过身来,摘
不错,来人,正是姜维姜伯约!
原来自从与郭淮分别后,姜维一直隐匿在寿春城外的山区。他与郭淮约定,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暴露城外布置。可是当他看着吴军一次次强行攻城,丝毫没有退兵迹象时,内心也不免焦急。可是他一次次强忍住了,因为他知道,手上的西凉精骑再骁勇,也难以敌过十万吴军。他要做的便是等待时机,西凉精骑如同一把利剑,然而他只有一次挥剑的机会,不出则已,一出必定给敌人致命一击!
可是,当姜维看到寿春城墙塌陷,吴军即将破城时,他还是差点忍不住冲上去,哪怕救出郭淮也好呀!
部将死死拦住他,”将军,现在冲过去,不仅仅救不了寿春,弟兄们也是白白送死啊!“
”是啊,眼下已经到了危急时刻,将军三思不要冲动!“
姜维猛然一震,危急?对了!我有丞相的锦囊啊,丞相曾言危急时刻打开,可助脱困!
于是姜维连忙返回找出锦囊,只见锦囊内纸条写道:
“若寿春城将陷,城内自有锦囊可解一时之困。然欲退敌兵,须寻机击蛇七寸,效仿官渡乌巢也。”
姜维一拍脑门,“丞相说的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我们只把眼光盯在寿春前线,却忘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地方!”
姜维转头望了一眼硝烟四起的寿春城,伯济,但愿丞相锦囊可助你解燃眉之急。等着我!
说完姜维大手一挥,“出发,我们去合肥!”
姜维一路上昼伏夜行,人衔枚,马裹蹄,静悄悄地潜行到合肥外郊。
他并没有急于攻城,他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合肥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城内守军不下于两万。凭借他手上不足两千骑兵,很难破城,哪怕侥幸攻入城去,也难是两万吴军对手,所以他只能等待。
正当姜维在苦思对策时,孙权突然下令调遣两万合肥守军北上增援寿春攻城!姜维的斥候打探到这一情况,立即报告姜维。姜维亲自前往侦察,确认了情报无误后,他果断抓住这一战机,发动突袭!
姜维的计划分为四步:
第一,擒杀吴军运粮队,换上吴军衣甲,让兵士藏匿于粮车内返回;
第二,于合肥城下袭杀守门军士,掩护其后主力骑兵入城;
第三,拆出小股骑兵,于城外到处扬尘,以做大军来犯之像;另派一支数百人骑兵,于城内四处鼓噪,吸引吴军主力;
第四,待吴军主力调走,姜维亲率领大部直扑城北粮仓大营,喷洒火油,纵火焚烧。
眼看计划执行地非常顺利,可就在最后时刻,偏偏遇上了朱据,还真是冤家路窄!
回到粮仓大营。
“既然你不知好歹”,姜维说着突然目光一凛,“那么,就让我弥补当日的遗憾!“
朱据闻言轻蔑一笑,”怎么,你想杀我,灭口?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