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退兵良策(1 / 2)
蜀军白马大营
刚刚一入大帐。
众人便吵得不可开交。
”丞相,我们退兵吧.....“以姜维为首,一群重臣支持退兵,“丞相,东吴背信弃义,不是头一回了。万一我们回去晚了,中原危亦!”
”丞相!不可退兵呀!“以大将军魏延,大司马吴懿为首,武将们纷纷反对退兵,“丞相,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不趁现在魏国内部尚不安稳出兵,万一他们平息了叛乱,到时候再来就晚了!”
“魏国曹宇和毌丘俭已经联手,再攻不利啊!”
“他们只是暂时联手,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找到破绽,各个击破!”
“那东吴呢,中原呢,怎么办?难道我们坐视不管么?坐等吴军偷袭?”
“那是魏国的离间计,就是想逼我们退兵,他们越是如此,越是说明他们心虚害怕了!连刚刚签订的盟友都可以出卖!”
“可是吴军真的拿下了荆州八郡,可从宛城偷袭许洛啊!”
“那又如何?洛阳有山川关隘,可保一时无虞。许昌亦有王平句扶的两万多人马,以吴军的步战水平,他们拿不下!我们只需派些兵马回援,小心提防就是。前线的大军,不可撤!”
眼看众人意见难成一致,从入帐时便沉思许久的诸葛亮,忽然开口,“肃静!”
见丞相发话,刚刚还吵成一团的众人立即变得安静下来。
众人知道,诸葛亮必有决议!
“依我看,还是先退兵。”诸葛亮直接开门见山。
“丞相!”魏延刚想站起身来,诸葛亮挥挥羽扇,示意他安静,“文长莫急,听我说来。”
“诺!”魏延顺从坐下。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我们要以史为鉴,荆州之败,不过十数年。昔日,关将军强攻襄樊不下,已成对峙之势。曹操有意将孙权偷袭荆州计划告知关将军,迫其退兵。岂料关将军太过刚强,执意先取襄樊。最终失去了回援荆州的最好时机,功败垂成……”
诸葛亮顿了顿,“如今的形势,与昔日何其相似?前线我们一时奈何不得黎阳,后方孙权又欲再次背盟,偷袭许洛。如果我们执意不撤兵,在此处与魏军对峙,那么,我们将要面对的,不仅是眼前的刘晔和黄权,我们还要应对身后的陆逊。此三人,皆是世之奇士,有王佐霸业之才。论单打独斗,我们尚需小心应付。但如果要以一敌三,实在是君子不智。如果只贪眼前之功,而不及时防备,恐在三强夹击下,重蹈荆州覆辙。大汉,已经禁不起再一次的荆州之失了!”
众人闻言都陷入了沉思,谁都知道,失去荆州意味着什么。它将蜀汉从如日中天一下拉入泥潭,接着是连锁反应引发夷陵之败,隆中计划几为泡影,蜀汉岌岌可危。诸葛亮鞠躬尽瘁,耗费了十几年的心血,多走了十几年的弯路,这才有了今天的成果,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大意失荆州所致,怎能不令人深思悔恨?
眼下的情形,众人的确没有把握同时战胜魏吴,尤其是刘晔、黄权、陆逊三人的厉害,众人可都是领教过的。可是,真的要这样认输么?
见众人已有退意,但仍面露不甘,诸葛亮微微一笑,“其实我们退兵,却也不是坏事,正好可以以退为进,寻求破局。”
众人仿佛见到了希望,纷纷眼中放光,“丞相的意思是,我们还有机会?”
诸葛亮轻摇羽扇,点点头,“以一敌三,我们的确没什么胜算。与其在此被夹击,我们不如分而化之,逐个击破。”
“还请丞相赐教!”
诸葛亮停下手中羽扇,“吴军自知步战不利,因此当求偷袭为上。如果我们及时回援,加强许洛防备,吴军必然不敢轻举妄动。此一路可无忧。”
众人闻言微微颔首。不错,吴军陆上作战多以埋伏、偷袭为主,攻坚野战非其所长,如果他们得知蜀汉大举回援,必不敢直接开战,他们没做好硬战准备!
“那河北魏军那里……”
诸葛亮并未直接作答,他笑了笑,“魏军这里,其实有故例可循。昔日,关将军不愿退兵,有一人确是颇能识形势,迎难而退的。”
“那是?”
“正是曹操曹孟德!”诸葛亮微微一笑。
众人面露惊讶,丞相居然夸赞起了蜀汉宿敌。
诸葛亮摇头笑道:“先帝在世,常与我谈论,那曹操虽为汉贼,但论用兵,仿佛孙武。昔日,他正有久攻河北不下,先退兵后取胜的故事!”
众人这才猛然想起来,当年正是曹操挥军北上,攻占了袁氏父子占据的河北。诸葛亮如此说来,必定是有可借鉴之处!
诸葛亮继续说道:“官渡之战后,曹操趁袁绍新亡,袁谭、袁尚兄弟相争之时,进军河北。却不料二人面临大敌,居然联起手来,曹操一时也拿不下二人。彼时诸军都建议一鼓作气拿下邺城,唯独谋士郭嘉力排众议,进奇策,建议退兵。他认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