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吴军示好(1 / 2)

加入书签

洛阳丞相府

从河北撤回,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

众人都耸拉着脑袋,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的确,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誓师北上,众人原本都激情澎湃,以为灭魏一统就在弹指之间了。

毕竟自从五丈原之战后,蜀军就鲜有败绩,连战连捷,众人都以为魏国已经不堪一击了。

结果,首战即败。不仅如此,丞相还被魏国偷袭,虽然逃过一难,却伤了大将魏延和长史杨仪,二人至今还昏迷不醒。

受到如此大辱,蜀军没有进取报复,反而直接撤兵了。

虽然是担心吴军偷袭,但为了不影响军心,诸葛亮并没有把吴国占领魏属荆州的事情告知全军,不仅如此,还严加保密。

因此,将士们对于忽然撤兵,并不理解,士气大受影响。

看着堂下垂头丧气的众人,诸葛亮心中明白,这次失败的确让大家受挫不少,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也是给众人提个醒,自古骄兵必败。

开战前众人一个个豪情万丈是好事,但也有些过于自负了。须知恢复汉室江山是个艰巨长期的过程,需要超乎常理的耐心,不能因为一时占了上风就松懈下来,这样只会让敌人找到破绽,失败便是迟早的事。

诸葛亮并不打算说教一番,他知道,事实胜于雄辩。

“伯约,你把打探到的消息,给大家说说吧。”诸葛亮淡淡地说道。

自从杨仪重伤昏迷后,诸葛亮便将其掌管的情报司暂时交给姜维,一来是出自对姜维的信任,姜维文武双全,胆大心细,掌管情报完全可以胜负;二来也是对姜维的磨练,期望其在从军之余,可以锻炼政务能力。毕竟只懂行军打仗,不过是将帅之才,诸葛亮对于姜维的期待,可远不止此。

“诺!”镇西大将军姜维起身出列,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环顾四周,朗声说道,“一个月前,情报司派出密探,前往荆州秘密调查,日前,他们快马送回了一份密报。上面明确记载了吴军在荆州的动向。“

众人闻言皆竖起耳朵,一副认真模样。

”建兴十五年十月,魏荆州都督夏侯儒亡,魏军投降,魏属荆州八郡尽归吴国。

十一月,吴国秘密北上接管州郡,魏属荆州未改旗易帜。

建兴十六年正月,吴国秘遣朱然为襄阳太守,朱桓为南阳太守,全琮为南乡太守,领兵驻守。

二月,吴军陆续调兵北上,襄阳南阳等地,带甲之士近十万。

.....”

姜维合上信件,目光炯炯地盯着众人。

众人此时的双眼全因吃惊而瞪大。

天啊,姜维是怎么做到的?居然能够如此事无巨细地掌握吴军的底细?

天啊,如果说之前吴军占领荆州还只是曹宇的一面之词,众人对此还是将信将疑。如今,这才是真正坐实了传闻。原来,吴国真的已经大兵压境的了!众人居然之前毫无察觉!

看这时间,吴军有所行动,起码已有三四个月。也就是说,就在众人兴高采烈地谋划着如何灭魏之时,危险早已来临,身后的吴军居然已经不知不觉地在大汉的边境云集了近十万大军,随时可以偷袭!这真令人想想都后背发凉!

尤其是南阳和南乡两地,一处靠近许昌,一处靠近洛阳,东吴以悍将朱桓和全琮为太守,其用意不言而喻!

众人这才想起,彼时北上,幸好诸葛亮谨慎,在许洛各自留下了几万精兵驻守。尤其是许昌之地,留有大将王平,他麾下的无当飞军极善防守。

想必王平的存在,大大震慑了吴军,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不断偷偷增加兵力,最终达到了恐怖的十万之众。

即便如此,王平两万兵士,真打起来,未必是吴国十万大军的对手。如果吴军真的孤注一掷,集中全力围攻无险可守的许昌,那么真的胜负难料。

一旦丢失许昌,中原各地震动,更重要的是吴军将获得魏军留在许昌的家眷,那么危害将要更甚从前了!

天啊,如果丞相没有留下王平驻守,如果丞相没有果断从河北撤回,到底会发生什么.....

众人这时内心再也没有了任何抱怨之念,失败的烦恼早已被震惊悔恨替代。

骄兵必败,再也不能小视魏军、小视吴军了,两国各有能人啊!

众人脸上表情的变化,诸葛亮尽收眼底,他正想出言抚慰。

忽然,门外有卫士报道,吴国有特使书信送到。

“呈上来。”诸葛亮挥挥手,令卫士将书信送上。

在众人一片惊疑的目光众,卫士恭谨地递上书信。

这个时候,吴国,有什么话想说?

难道,他们还要抵赖自己屯大军于边境的事实么!

还是说,这是吴军的战书!

诸葛亮心中也有疑问,不过他仍然镇定地拆开信件,随后快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