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四章 青运城震动,开战!(1 / 2)

加入书签

三长老不放心,小心试探的问。 这也是人之常情,苏文在化灵境已经足够可怕了。 除非阴阳境出手,否则是无法面对这股庞大的洪流的。 “不必,请一次,我苏家恐怕要出大血。” 苏文面无表情,自己能解决的事情,没必要请城主府,而且现在苏家也需要一场战争,重聚凝聚力。 否则他走后,难免有心人闹出什么幺蛾子,依旧是一盘散沙。 诸多长老面面相觑,只能轻叹一声,没有再说话,但脸上却是挂满了忧愁。 他们最怕的事情终究是发生了,苏文过于年轻气盛,不通当权者之道,而今掌握大权一举一动很可能会给家族造成灭顶之灾。 他们的神情,苏文尽收眼底,心中了然,这群人根本不信任自己。 安逸日子过得太久了,已经没了锐气,只想着安稳。 可安稳太久,容易覆灭! 苏文不再多说,回到了房间中,交代了苏秀秀和六叔几句,便开始了再一次的闭关。 妖血他还有十几份,上次并没有用完,他打算这次全部用掉。 而在苏文闭关之际,三长老请动了瞎子老六,来到了家族大厅当中。 “老六啊,苏文年轻冲动,但咱们不能啊,否则真按照他的性子胡来,苏家恐怕要被灭了啊。” 三长老出言,有些无奈。 “他终归不通当权者之道,战争拼的不是个人,单纯的武力是解决不了的。” 四长老也是摇头叹息,无可奈何。 若非苏文过于强势,他们不可能让苏文掌权的,年纪太小,经历不够,这样的人是没有能力管理家族。 管理能力和武力那是风马牛不相及。 “六哥还是劝劝苏文吧,求一下城主大人,有他作保,起码局面不会太糟糕,苏文最听你的话了。” 七长老苏海泉亦是苦口婆心。 “他心意已决,我也左右不了。” 瞎子老六摇头,显然没打算找苏文,他是经历过战场的,与苏文一个心思,家族一味的妥协,那是取死之道。 该强硬的时候必须强硬,当然这个底气还得是苏文。 否则就是以卵击石。 而这些人虽被苏文强大的武力震慑,但心中对苏文的信任度并不高。 “我去求城主,一个家族的毁灭,他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三长老咬了咬牙道。 “没用的,城主府至今未出言,显然不想掺和,即便青运城管只剩下那两家,也对他的位置没威胁。” 瞎子老六否决了这个提议。 “那怎么办?” 三长老颓然靠在椅子上,额头青筋直跳。 其余人沉默,大厅中被一层阴霾笼罩。 “等,等苏文修为晋升,变强,没有其他办法,另外让天才小辈们准备撤离。” 瞎子老六想了想说道,他信任苏文,但也得安这群人的心,没有后顾之忧。 “行吧,我们这些人都欠苏文的,死就死了。” 三长老默然,苦叹一声。 “这是苏文给的军阵图,让咱们苏家人都修炼一下吧,大战之时会派上用场的。” 瞎子老六最后拿出一本书,扔在桌子上。 “军阵图?” 其余人惊异,纷纷观看。 军阵是阵法的演变,军队专属,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苏文竟然有这等稀缺东西,阵法可比炼丹师更加的罕见。 他们看了很久,心里燃起一丝希望,但希望并不大,毕竟谁也没见过,更不知道威力。 不过死马当活马医,只能照猫画虎的修炼了。 会议完毕后,整个苏家陷入人心惶惶之中,文远伯与季家联手,宛如即将来临的海啸,让他们恐惧而又不安。 个个惶恐,唯独没有一个人想着殊死一搏,纵观偌大苏家,竟是连一个血性之辈都没有。 而外面,随着文远伯与季家向苏家下了战书,整个青运城都炸开了锅了,无数人惊颤,感觉到风暴来临。 三家都是盘踞在青运城几十年的大家族,而今开战,对整个青运城的影响都是巨大。 “季家和文远伯联手,青运城谁人能挡?苏家本就没落,现在更加的不堪了,大厦将倾啊。” 很多人感叹,唏嘘不已。 “听说苏单英被赶下台了,权力落到了苏文的手里,具体情况不明。” “到他手上?苏家人疯了吧?让一个小毛孩子掌权,这只会加速苏家覆灭!” “是啊,大战又不是过家家,拼的是综合实力,苏文再强也会被一群化灵淹没,从而被围攻而死。” “他幸亏没上战场,否则得害死多少大夏将士。” 青运城中,很多人都被这消息震的不轻,个个不可思议。 “文远伯杀苏文之心强烈无比,就这他还需要准备三天,请一些外援,减少损失呢,这才是当权者。” “反观苏家,城主府的好意直接被扔了,太蠢了。” 越来越多的人对苏家的下场不看好,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这件事的确明明白白,苏家没有半点胜算可言。 尤其是文远伯根深蒂固,人脉在青运城很广。 在许诺众多利益的情况下,很多化灵境强者加入了他们的阵营,贪婪的望着苏家这个大蛋糕,准备分一杯羹。 以前苏家他们不敢惹,但现在文远伯与季家联手,苏家就是一头待宰的羔羊,谁都眼红,利益无疑是巨大的。 “呵呵,年轻人,不受挫,不被打痛,不绝望,是认不清现实的。” 城主府中,剑陵侯听着李骏的汇报,笑着摇头。 “说不定能灭掉文远伯他们呢?” 林曦呛了一句,淡淡道。 “除非出个阴阳境强者,就算是化灵巅峰被这么多人围杀,也是死路一条。” 剑陵侯点指小女儿,无奈道。 林曦自从看到苏文冒死救苏秀秀,心中很不平衡,这几天经常有意拿几个大哥说事儿。 “看着吧,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