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一节 食品,非药品(1 / 3)

加入书签

刘文玲如择人而噬的野兽般盯着李玉珠:“信不信我撕烂你的臭嘴?” 她永远不会忘记这个该死的女人。 母亲老了。 这人上了年纪,想法就多。 每次与母亲在一起,她都会唠唠叨叨,说着关于生病和死亡的话题。 刘文玲能理解母亲的想法。人人都怕死,老人尤其是这样。生命就像一座从幼年时代开始挖掘的金山,坐吃山空,总有耗尽的那一天。 母亲往医院跑的很频繁,几乎每个月都要做检查,同时开一大堆药,在刘文玲看来简直就是当饭吃。 母亲原先的单位可以报销。 这些药以“复方丹参片”之类的居多。刘文玲对照着药品说明书和病历本逐一查过:功效基本上是养润身体。换句话说,母亲没有大病。 可她就是觉得自己有病,不是手脚酸麻,就是皮肤干燥,连早上起来神情忧郁都认为这是“病了”,连早点都不吃,就忙着往医院跑,做抽血化验。 刘文玲一直劝:您有空就出去走走,约上老姐妹们去外地旅游。来回所有的费用我承担,只要您玩得开心就行。 母亲很倔,说什么都不去。 她的理念怪异又执着:出去玩就是浪费钱,还不如呆在家里,吃喝都方便。何况在外面遇到个头疼脑热的的,去哪儿看病?到时候死了都没人知道。 社区组建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拿出一间很大的空屋做健身房。母亲从来不去,她对广场舞和夕阳红合唱队之类也不感兴趣,固执的认为:都那么大岁数了,还出来抛头露面,简直就是脑子有病。 是的,有病! 这概念早已根深蒂固。 李玉珠带着一帮人,来到小区做推销,卖“延寿丹”。 当时的场面很热闹,上百个纸箱堆在一起,拉着红布横幅,上面是醒目的大字,“奉献爱心,回馈社会”。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这是您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吃了我们的药,益寿延年,如青松不老,永远年轻。” “特聘专家破解生物密码,针对人类遗传基因开发的靶向药物,米国药物研究机构认证二十三项专利,北大药物学院颁发许可证,清华生物研究院联合认可,专家现场指导,本世纪最新科技成果。” “再也没有比这更便宜更划得来的好事!厂家回馈社会,一盒只要六百八十八!是的,你没有听错,不是两千,也不是一千,六百八十八,只要六百八十八。十盒一个疗程,最短半个疗程见效。这不是降压药,也不是心血管类药物,无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假一赔十!” “良心商家卖良心药,我保证您买了不会后悔,但不买绝对后悔。我们的口号是“延年益寿”,万贯家财买不回身体健康。还等什么呢?心动不如马上行动,早吃早好,哪怕晚一天、一个小时、一分钟,都会让您后悔莫及。” 这帮人每天都在更换场地做宣传。有时候在小区里面,有时候在外面,后来干脆在这里租了个店面直接开张。楼上楼下两层,下面是商店,上面装修成教室,摆放了很多椅子,专门用来讲课。 包括母亲在内,附近很多老人都成了“延寿丹”的客户。 每天早上,老人们就按时来到这里,进了二楼教室,听所谓的“导师授课”。 刘文玲跟着母亲来过两次。 导师有上了年纪的长者,也有俊男美女。他们的共同点是身穿华服,要么西装笔挺,要么穿着古装,仪表堂堂。 这些人普通话说得很不错,有几个甚至达到播音员水平。嘴很甜,年轻的就“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叫个不停;年老的就“老哥哥老姐姐”套近乎。总之不会让你觉得生份,有种很自然的亲近感。 他们每一个人的来头都很大。 有某某大学的教授,有某某医院的主任医师,有某某协会的会长,还有某某企业的老总。 刘文玲清清楚楚记得,其中最牛逼的一个,自称是国1务院专门给中央首长看病,负责他们生活起居的“首席健康顾问”。 老人们很容易被这些头衔唬住。 刘文玲却不会。,也对此嗤之以鼻。 中央首长的首席健康顾问? 吹吧! 要真有那种本事,怎么可能来到这种小地方,帮着一家毫无名气的企业做产品宣传? 卖药的这帮人开始打散,上门走访。 有一天刘文玲回家,看到李玉珠坐在椅子上,与母亲亲热地拉着家常。 这女人嘴甜,大娘阿姨叫个不停,还带来两把干面条做礼物。 刘文玲当时没在意,毕竟自己要上班,平时忙,还得照顾孩子,总不能每天都往娘家跑。 母亲后来打电话,告诉她,李玉珠每天都会过来陪自己说说话,礼物也从未断过。有时候是一盒鸡蛋,有时候是新鲜时蔬,或者一小瓶香油…… 再后来,她就变成了母亲的干女儿。 刘文玲心里其实很不高兴,却无可奈何。她对母亲说过很多次:不要让来路不明的人进家。可母亲就是不听,口口声声:“人家小李多好啊!看我无聊就过来陪我说话解闷,每次来都带着东西。你是我亲生的,一个星期才来一次。我收个干女儿怎么了?犯了哪条王法?” 刘文玲被说得哑口无言。 再后来,母亲开始花钱买“延寿丹”。 一盒、两盒、三盒…… 一箱、两箱、三箱…… 花销也日渐增长,从起初的几百块,到后来一次几千、上万。 “延寿丹”这东西包装精美,很大的一个盒子,拆开里面是细腻的黄稠垫底,白色药丸如工艺品般卡在凹槽中间,底下垫着泡沫,看起来古色古香。 李玉珠一直告诉母亲:吃了这个,就能益寿延年,稳稳当当活到一百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