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八节 历史遗留问题(1 / 3)
“迎红街刚开始建设的时候,连电话……我指的是座机,都是稀罕物件,更不要说是小汽车了。结婚标准也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三转一响,四大件,到了现在干脆变成现金,得好几十万,还得看你有没有房子和车。” “那时候满大街都是自行车,哪儿像现在这样全是汽车,国产的进口的都有。有句话说的好:这人呐,经历决定了眼界,眼界呢,又决定了逻辑思维。搞建设也一样。当时迎红街这一带的房子虽说归属不同,却都是市规划院做的设计。有垃圾墙,有消防通道,还有成套的下水道管网……按照当时的标准,的确算是高档住宅。可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垃圾墙没用了,消防通道也太窄,现在的消防车根本进不去;还有下水道管网,每年都要堵,每年都要花钱疏通。” 听到这里,虎平涛笑道:“这前后对比肯定不一样啊!就说下水道吧!以前迎红街的常住人口才多少?后来改革开放,大量外地人口涌入,本地居民大多有了好出去,就把原先的旧房用于出租。为了多收租金,只要是稍微大点儿的房子都会新建隔墙,一间变成好几间。这样一来单间租金是降下来了,一个月几百块钱,加起来房东的收入就足足增加了一、两倍。” 向宏音也叹了口气,很不高兴地说:“这些临时租住人员根本不管什么环境卫生。租住房子,大大小小的东西都往卫生间里倒。以前的下水道管子细,而且还是金属铸铁管,连着小区里的化粪池,阻塞以后我们联系相关部门搞疏通,挖出来以后才发现金属管已经腐蚀烂掉了,然后换了全新的pvc管。可好不了几个月又堵,然后又重复……我那时候还是社区的普通办事员,我们主任被整得焦头烂额,可没办法,只要人家打电话投诉,我们又得继续忙。” 虎平涛对此深有体会:“是啊!社区跟我们派出所一样,工作都不好干啊!” 向宏音认真地看了他一眼,脸色和缓了许多:“小虎你是个明白人,有些话我就不瞒你了。” “咱们还是接着说房子。” “以前的房屋设计跟现在区别很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停车位,但每家都有一个煤棚。要么在一楼,要么在地下室。以前没有煤气管道,大伙儿平时生火做饭都烧蜂窝煤。不管你是再大的官儿,还是平民老百姓,两、三个月就得跑一趟郊外煤场。老老实实把家里用的蜂窝煤买回来。那时候的煤棚设计面积不大,里面还得自己搭两层架子,把蜂窝煤和各种物件分开摆放,还得腾出地方放自行车。那时候还是迎红社区,还没改成现在的上义社区,经常接到住户报警,说是自家煤棚被撬,自行车被偷之类。” “扯远了……咱们还是说你那事儿吧!” “我刚才不是说了嘛,因为是以前的设计,所以这一带的建筑都没有地下停车位。可小虎你想想,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省城变化多大啊!以前过年,小孩子能有鞭炮放,能吃上几块糖,再加上一套新衣裳,就跟乐疯了似的。你看看现在,超市里什么买不到,还不用票,大鱼大肉的也吃腻了,过年大假都在外边儿旅游,要不就是窝在家里打麻将……” 虎平涛耐心很好,他微笑着频频点头,附和着向宏音的说话节奏。 这是一个上了年纪又缅怀过去的人。性子不坏,只是有点儿唠叨。 “咱们还是说房子……上义社区……哦,应该是以前的迎红社区,经常为了停车的事儿起纠纷。以前省城不是来了个喜欢搞项目的邱书记嘛!他来了以后就大搞绿化,东边的大马路两边搞了三排行道树,咱们上义社区这边路窄,就栽了两排。那行道树密密麻麻的,行人走路都麻烦,外面沿街的位置再停上一辆车,临街的商铺就全被挡住了,什么也看不见。” “对了,说起行道树,我还真有事儿要求你帮忙……不过这事儿不急,等咱们把停车的问题解决,我再说给你听。” 向宏音有些口渴,她端起茶杯“咕嘟咕嘟”连喝了好几口,放下杯子,长长呼了口气:“我先跟你说说基本情况吧!在附近收取停车费的那几个人,是一家子。你说的那女的,六十多岁的人,打扮很时髦,她叫文永仙,离了两次婚。后来找到现在这个男人,实在是离不了,终于安定下来。” “她男人叫徐彪,是这附近的名人。”她特别加重了最后两个字的发音。 虎平察言观色,笑着问:“向姐,你好像对这家人的意见很大啊?” 向宏音神色不悦,说起这件事,她心里有些窝火:“徐彪老了,他今年六十五。这家伙年轻的时候就偷鸡摸狗,后来因为聚众斗殴被关进去,出来以后学人家做生意。你说做生意就做生意,可他偏不按套路来。他不走平常路,进货的时候看着货主那边有大量现金,就趁人家不注意,用麻袋套人家脑袋上,几棍子把人打蒙了,抢了钱就跑。” “他也不想想,那是明抢啊!人家能不喊,能不求救吗?” “后来被人发现,追出去好几条街,徐彪被抓住了。因为是惯犯,再加上涉案金额巨大,在里面整整关了十五年。” “文永仙也是个不省心的。年轻的时候好吃懒做,初中就没上学了,跟着社会上的人东游西逛,不是去舞厅就是打电子游戏。没钱了就找男人要,年纪轻轻就和很多男人有过那种关系……这可不是我瞎说啊!她在辖区派出所有备案的,以前迎红社区归南口派出所管,你查下资料就明白了。” “徐彪第一次从牢里出来的时候,通过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