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七六节 成为闺蜜(2 / 3)

加入书签

好上学,中考的时候考个好成绩,前途就有了奔头。” 虎平涛问:“意思是刘小娥中考的时候成绩很不错?” 廖燕道:“她说当时考了全县第二名。她是做梦都想靠学习来改变命运。可她爹娘说什么都不同意她读高中,把身份证和户口本扣在家里,还断了她的生活费。” 庞仲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事情。他惊讶地问:“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这种事情?” 廖燕看了他一眼,认真地说:“这种事情多着呢!我有些同学毕业以后就去了边远地区支教。有几个是真心想要做奉献,有的就是为了从中捞取好处。因为上面规定:在规定地区支教达到一定年限,是可以返回户口所在地重新安排工作的……当然,我说这话不是针对任何人,毕竟各人追求不一样。但就那些去支教的同学说,边远地区类似的情况实在太多了,根本管不过来。” “刘小娥当时跟家里闹了一场……没用,反而被她爹狠狠揍了一顿。她爹给她两个选择:要么嫁人,要么出去打工,给家里挣钱。” “嫁人也是为了钱,因为能找男方要彩礼。刘小娥上面还有两个哥哥,都没讨媳妇,就指望她这个妹妹尽早出嫁,这边要了彩礼,那边拿在手上才好找媒人去外面说媳妇。总而言之就是交换。什么婚姻幸福之类的事情根本不存在。” “小娥说,他爹从小到大对她就一个态度:女不如男,出嫁以后就是别家的人,传宗接代还得靠她的两个哥哥。所以对于家里,小娥基本上没有归属感。她当时选了第二条路:出门打工。” “按照小娥的计划,只要离开这个家,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她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她想着出去以后一边工作一边看书,以后考成高。” “另外,就是可以给她自己赚钱。小娥从没想过要把她自己打工赚的钱交给家里。她告诉我,她恨她家里所有的人,尤其是她的父母。” 庞仲华在旁边已经听得呆住了,喃喃自语:“不会吧……这,这也太夸张了。” 廖燕解释:“第一次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小娥说了,她不是无缘无故这样的。当年她母亲怀孕的时候,舍不得花钱去医院做检查,她父亲也一样,觉得来回路费加上检查费很贵,可实际上那根本花不了多少。” “小娥家里经济情况一般,家里没钱的原因主要是他爹经常在村里赌博,两个哥哥也有样学样,才十几岁的时候,就抽烟、喝酒、打牌什么的,学了一身的坏习惯。等到小娥她母亲怀孕,她父亲根本不管,直接在村里找人接生。” 虎平涛澹澹地问:“意思是没做唐筛,导致刘小娥天生残疾?” 廖燕点点头:“小娥跟我说,她宁愿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宁愿没有生出来。唉……她那长相你是见过的,现在的医学手段很发达,兔唇婴儿在娘胎里就可以检查出来。小娥说,在家的时候,她父亲对她动辄打骂,还经常说她是丑八怪,让她趁早死了算了。” 联系廖燕说的这些,虎平涛有些明悟:“刘小娥之所以选择去外面打工,是想要攒钱做手术?” 廖燕回答:“她这人对自己真是狠得下心肠。小娥说,她算过,在外面打工,只要省吃俭用,几年功夫就能攒下一笔钱。只要把脸上的这些毛病治好了,她就什么都不怕,就能挺起胸脯做人。” 虎平涛在心中暗叹了一声,不动声色地问:“后来呢?她为什么没去打工?为什么选择嫁人?” “她是被逼的。”廖燕解释:“小娥那时候年纪小,被她爹看穿了心思,先是收了她的身份证,让后让她两个哥哥看着,不准她离开村子。” 庞仲华在旁边听着,眼角不断地抽搐着:“意思是曹忠娶她的时候,刘小娥……才……才是个孩子?” 初三毕业的都是孩子,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 虎平涛目光微凝,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十二岁只能算是儿童,这种年龄如果是强迫着被逼结婚,男方及其家人已经触犯了法律。 廖燕继续道:“按照小娥她爹的意思,不管小娥当时有多大,反正只要找个婆家,能给彩礼就行。小娥说什么也不愿意,只要媒人上门,她就装疯卖傻,而且她五官长相那个是做不了假的,无论是谁看了心里都有想法。为了不被强行嫁出去,小娥只要看见家里来了陌生人就往猪圈里躲,从地上抓起猪粪就往对方身上砸。闹腾次数多了,村里专门说亲事的也不敢做这个媒,顺带着把小娥“疯婆子”的名声也传出去。久而久之,没人再上门提亲。” “小娥他爹差点儿被气疯了。小娥说,她爹本来是打算从她身上捞到十万块左右的彩礼。她那两个哥哥虽说不成器,但家里补贴一下,拼拼凑凑的,也能找到两个还算过得去的女人结婚。被她这么一闹,这种事情就不要想了。而且家里的名声也烂了,因为有一个疯子就有第二个疯子,说不定全家都有疯病,以后结婚还会遗传给孩子。” “反正从那以后小娥她爹对她是见天就动手,打一顿心里那口气才能稍微咽下去。时间长了,小娥也打皮实了,索性豁出去,再也不想上学打工之类的好事,每天在家就做做农活儿,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她学着勾引男人。” 话一出口,虎平涛和庞仲华都为之震惊。 “你说什么?勾引男人?” “就她那长相,哪个男人会看中她?” 廖燕犹豫了一下,觉得还是把这件事说清楚比较好:“这是刘小娥自己说的,我可没有胡编乱造。她说初中毕业以后在家里闲了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