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一十八章 收获(一部分)(2 / 2)

加入书签

有个千万亩就不错了,毕竟八旗子弟是出了名的败家,能卖的早就卖了。

而且不止卖了一次,康雍乾三朝,都有过用内库存银帮旗兵赎回卖出的田产的例子。

还不是小规模的,而是数百万亩规模。

也不知道,朝廷户部才几千万两的岁入,内库怎么有这么多钱。

“现金一个亿打底,目前已经有五六千万现金了,还有许多恶贯满盈的汉族士大夫,我们也要下手了。”许辉毫不犹豫的说道。

恶贯满盈,指的是那些不合作,没有上交违法所得,又身家富贵的汉族士大夫。

这些人都有一些特点,例如都是“耕读传家”,也就是家里出过多代官员。

在当地有庞大影响力,也就是说,他们家的田占据一个县甚至一个府的一半,说不得手里还捏着不少打手。

县太爷上任,第一件事就得去这些名门望族家里拜访。

至于满贵,没什么好解释的。

“也就是说起码能挖出三个亿……差点儿也不多了,抽一个亿,作为战争准备金。”刘一鸣看着许辉。

三个亿现金,真不多。

这是一个帝国大部分高层家族二百多年来的积累,三亿真是少之又少的了。

和珅一个人的家产就是八到十一亿两白银呢,不过也是总资产,不是现金流。

青帝国属于封建帝国,现金流比较少,可以理解,不是还有那么多不动产吗?

“直接抽三分之一吗?这样,孙载之那边可能会很困难。”许辉为难的说道。

这笔钱,主要是用来建设华夏的,政府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建设等,都等着这笔启动资金了。

“袁宫保不是还没走吗?让他去帮孙载之,把田产一类的处理了,依靠这些不动产,足够启动了。”

“青帝国不是没有钱,民间躺着大量的资金,却丝毫不流通,甚至常年被埋在地下。”

“他们不是喜欢田产吗?给他们机会,反正田产马上就要不值钱了。”刘一鸣说道。

田产为什么值钱?因为这是在农业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说,掌握了农田,就掌握了粮食,就掌控了这个国家,所以每朝每代都会耗费巨大代价清查田产。

从个人角度来说,掌握足够多的田产,租出去,他就能不用付出任何劳动便获得大量收入。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粮食值钱的前提下。

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的降维打击是全方位的,例如粮食。

农业社会,即便采用轮流耕作的方式,一亩地的年产量也很难突破400斤(稻谷)。

而工业社会,能对稻种进行科学化的筛选,选出高产稻种,即便没有,化肥的使用,也能轻易使水稻亩产翻倍,只需要密植即可。

考虑到轮流耕作需要双倍的土地,工业社会的农业产量保守是农业社会的四倍。

实际上,化肥的使用和种子的改良,翻十倍也不算夸张。

清末小麦产量每亩一百斤到三百斤,后者只有风调雨顺时肥沃的上等田才能达到。

而工业时代,即便是南方,小麦的亩产量也超过八百斤,北方更是在一千一百斤左右。

水稻就更不用说了。感谢。

工业时代对农业时代是全方位的碾压,刘一鸣不打算在手里留普通农田。

农场倒是需要,不过是建设兵团。

至于粮食,机械化农业推广开后,东南亚地区产的粮食足够额外养活一亿人。

刘一鸣会让那群抱着土地顽固不化的人知道,土地的产出不再是旱涝保收了。

当然,这会伤害到普通农民,不过,刘一鸣也没办法。

刘一鸣需要将人口转移到工业生产中去,农业则以机械化农场为主,进行大农场生产模式,这样能最大化利用人力。

而以华夏人对土地的热爱,还有对饿肚子的恐惧,特别是那些佃户和流民,很难让他们放弃土地投入工业中。

刘一鸣没有那样强大的号召力,号召人投入工业生产中,只能以市场的手段,将人赶过去。

这一幕在历史上上演过,被许多人称之为时代的阵痛,简单几个字,不知道包含了多少血和泪。

不过,错的不是这个决策,没有这股阵痛,也许大家还填不饱肚子呢。

现在不一样,后工业时代,基础工业附加值很低,但是此刻,初等工业附加值还能看。

而且,欧洲的战争会加快这个步伐的,刘一鸣已经决定了,如果一九一五年,战争还不爆发,那他就会下场引爆这个炸弹。

因为他需要欧洲积累的财富,来加速华夏的建设。

那一亿元,就是他用来准备战争的,不过不是欧洲,而是……日本。

1890东南亚之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