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杨村风云(14)(1 / 3)
修建从杨村后方的石头湾出发,连接周边所有村镇,包括生产团所在的罗家湾,以及周边几个团的根据地,可以快速通行载重半吨物资马拉板车的山马道。
虽然有现成的路线可以使用,但依旧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别说依靠独立团的工兵队,就算是叫上旅部,师部,甚至总部的工兵队伍,也别想短时间完成。
不过,
虽然近期部队扩增速度极快,达到最高水平,但相较于广大的根据地老百姓来说,依旧只占了大约九十分之一。
这个数字很合理。
小农经济时代,大约一百个人能供养一个脱产士兵。
考虑这条山马道,关系到独立团能否将鬼子挡在杨村外,还是让鬼子突破杨村,进入后方的罗家湾,以及更加广袤的后方根据地——比如总部医院,兵工厂所在的位置。
必须尽快完成。
为此,赵刚制定了组建工程队,招募老百姓老修路。
三十万吨刚到货的粮食,给了独立团足够的物力。
不过,在具体如何支付的时候,赵刚思考了一会,在和根据地金融人才商议后,以及!和莫老板聊了聊,最终决定以边区票来支付。
为此,在杨村和其他核心根据地的十个点,开始边区票兑换粮食,每个点每天限量一百吨,向根据地供应粮食。
并承诺后期继续增加粮食供应量。
系统大爷搞出来的粮食,质量极佳,而且包装完善,能长期保存,五公斤,十公斤,到一百公斤一袋应有尽有,价格自然也比平常的更贵。
赵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
在完成修路的同时,以粮食为锚点,定住边区票(货币)的价值。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
在一个饱受战乱的的国度,官方货币贬值是一种必然,而边区票作为根据地的货币,面对鬼子的封锁,果脯的打压,自然持续贬值。
而且速度还很快。
只不过,有法币这个贬值速度过于不可思议的老哥在前,加上也不出名,影响力不大,只在部队根据地和周边流通,所以没被大家注意到而已。
战争,打的就是经济。
一个相对平稳的币值,有利于根据地部队汇集力量,更好的打鬼子。
赵刚也就想出了这个主意。
每天一千吨的投放量,虽然远不足以锚定边区票的价值,但加上承诺,短时间可以缓和下跌曲线,只要他继续增加供应量,那就能持续稳定曲线很长一段时间。
同时也开始了发行新票。
依旧是边区票,不过面值体系变化了,改版了,更加精美,增加了防伪措施,这是为了防止小鬼子伪造从而破坏根据地金融体系。
鬼子伪造的大量流入市场,也是边区票贬值的核心原因之一。
虽然部队使用了多种手段防范,但因为技术力量的差距,只能减弱鬼子的伪造力度,但无法杜绝。
而新票,由根据地设计,然后交给莫老板代工,使用了比较不错的制造技术,以及防伪技术——莫老板嘴里的比较不错。
旧票回收工作也同步进行。
···
山马道修建工程,根据地开始小规模粮食供应,新边区票的影响,只是一个刚刚扇动翅膀的蝴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也少有人注意。
此时大家最关注的,是即将到来的扫荡。
无论是谁,都能感受到华北地区的风雨欲来。
“根据上级的情报,以及我们三五八团自己观察到的情况,鬼子华北方面军在抽调兵力,而且规模上,是前所未有的庞大。”
“恐怕能达到一个机动兵团的规模。”
“其中还包括大量坦克。”
三五八团团部,看着桌子上的地图,楚云飞语气和目光全是凝重:
“华北地区,怕是有一场大戏啊。”
“也不知道那伙人撑不撑的住!”
方立功摇了摇头。
此时他的心情很复杂。
作为坚定的果脯人,在百团大战后,发现那伙人实力居然如此强大了,他心里巴不得那伙人暴毙,被鬼子歼灭。
但当鬼子真正汇集无可匹敌的大军准备扫荡那伙人根据地的时候,他发现,他都说不清楚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既不希望鬼子赢。
也不希望那伙人赢。
“要是能两败俱伤就好了!”
方立功终于明白了他心里的想法。
“两败俱伤么?”
楚云飞看向桌子上的几份大公报,眯了眯眼睛,突然问道:
“驻扎在杨村的,是李云龙和他那个独立团吧?”
“对,就是那个地痞无奈!”
方立功恨得牙痒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