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九章 辩法(中)(1 / 2)

加入书签

此次水陆大会发起的由头便是要为太子祈福,可是如今太子已经病逝。 这祈福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不过这法会已经开办,自然不可能半路取消。 当今皇帝便下旨,待得太子头七之后,改祈福为超度。 故儿这辩法也就今日和明日了,后日就是太子头七,便要举行超度法会。 只要再坚持两日,王文卿便可功成身退,而王浮也能跟随众人入宫,去看一看当今陛下是什么状态。 许是昨日王文卿一人独斗十位高僧的壮举被传开了去,今日来大相国寺观看道佛辩法之人更多,人山人海的,而王文卿真人才一出现,便迎来了一阵喝彩之声。 听着这铺天盖地的喝彩之声,已经登台的十位高僧面面相觑,心中暗恨王文卿搅局的同时,也不由得佩服其道学精深。 其道痕如何,法力如何,众人没有动手,自不得知,但其对道学的研究已经算得上融会贯通,各种经典张口就来,众位高僧也算见多识广,但有这份学识的,众人还是第一次见。 “阿弥陀佛,道家气运之厚,实在令人艳羡,前有玉虚宫刘福云真人和那正阳真人的传人王浮道人,一夜纵横数千里,斩杀大妖,如砍瓜切菜,今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王文卿,竟然也有如此学识,相比他们,我佛家却是好些年没有出过这等人物了。”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摇头叹息。 “师兄不必烦恼,当今陛下亲近我教,只要在这汴梁城中,弘扬佛法,气运自会偏移。” 旁边一老僧接过话头劝道。 点了点头,这位领头的老僧没有再多言,只是道了一句“但愿吧”。 王文卿真人显然颇为享受这种千呼万唤的感觉,一边顺着百姓们让出来的道路往里面行走,一边还与众人打着招呼,满脸笑容。 上了法台,各自盘坐而定,依然还是王文卿道长一人在前,王浮等人在其身后。 随着主持法会的官员敲响铜锣,今日的辩法正式开始。 “佛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但有一毫之私,必坠后天之有,因果即存,今生因果不消,必累后世。” 一老僧当先开口。 “此言谬也,何为因果,冤亲债主为何?无非无极大道生发出后天阴阳对立纠缠而已,孤阳不生,孤阴不长。无非悟空而罪亡,要么你空,要么我空,空空如也,无有一物,因果自消……” 王文卿话音刚落,又有一老僧开口反驳。 “道长此言才更谬也,如真与道长所言,身死而因消,则坏人无恶报,好人无好报,作恶容易做善难,无有因果约束,岂不是天下大乱?” 王文卿微微沉思,刚要答话,身后王浮已经抢先接过。 “因果者,阴阳也,彼此有为法耳,人生一念,便有因果存,今世之因累及来世之果,一世无妨,十世百世如何?如一世不能理清,便世世都理不清,因果不清,便无法成道,如此说来,我等修到头来,却是修一个空吗?” ………… 双方彼此往来,你方刚落,我方又起,王文卿有了王浮的帮腔阻挡,有了思考的时间,又恢复了前几日的风采。 唇枪舌剑,丝毫不落下风。 其实双方的辩论,在王浮看来并无甚意义。 如今天道有常,地府不净,连阳神真人都无法投胎转世重新修炼,现在讨论这因果轮回之论,其实毫无意义。 王浮都能想明白的事儿,这些个高人自然也都明白,双方如今其实争的只是一个理念。 抛开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佛家认为今生所受的苦难,可以惠及后世,要让百姓去做顺民。 而王文卿则认为,应当把握今生,今生是好便是好,来世再好也不是今世之好,说的简单点,便是鼓励百姓们不要逆来顺受,当有自我之心,朝廷做的不好,那便揭竿而起,反正以他这套理论来说,那就是造反有理。 王浮倒是觉得双方都有些道理,如果是盛世,王文卿这套理论就有些不妥了,这人的私欲是无穷无尽的,即便过得好也会看到比其他人差,心中不满便会用他的理论来作乱,朝廷便很难管理,且会因为一人之私,而累及他人。 而佛家这套逆来顺受的理论,则更不好,如果人人都是顺民,那只会助长了一些人,让他们将底下的百姓们不当人,反而当成了牛羊猪狗。 双方的理论皆有可取之处,却又不全对。 相比起来,在如今的世道,王浮其实还是更偏向于王文卿的。 不过这位真人的理论只有启发,却没有束缚,王浮有偏向,却也不是完全支持。 也难怪王文卿说他自己赢不了,抛开其他种种,如此理论,自然不受朝廷所喜。 今日的辩论却比昨日还要更加精彩,昨日王文卿一人独战十位高僧,看着壮烈,但是在后半程一直都被对方压制,只能努力自圆其说,却无法去反驳,造成了一边倒的局面。 今日却是有来有往,激烈的很,让前来观看的百姓们,看得大呼精彩不止。 直到结束,今日又是以平手收场。 王文卿自然志得意满,反观那十位老僧却是有些坐立不安了。 虽然知道到了最后自家必胜,但是一个是凭自身驳倒对方而胜,另外一个却是皇帝拉偏架而胜利,这其中的意义却是不同的。 王文卿意气风发的朝着台下百姓拱手,准备带着王浮等人离开法台。 “王真人请留步。” 王文卿转头看去,却是那领头的老僧双手合十叫住自己。 “智殊大师,有何见教?” 智殊老和尚微微一礼道: “如此口舌之争,便是争上一月恐怕也难出结果,明日便是论法的最后一日,不如我等手底下见真章如何?” 王文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