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9章 正阳门之战(续)(1 / 2)

加入书签

炮击进行了近一个时辰,从密集变得稀疏,最终停止了。 其实倒不是杨廷和下令停止炮击的,而是不得不停止炮击。因为盏口将军炮在高强度的连续炮击之后发生了大规模的损坏甚至炸膛。 大明朝一向对火器并不重视,所以在冶炼和制造工艺上也一直没有什么突破。在张延龄制造火器之前,大明朝的火炮的铸造材质都甚为劣质,使用寿命也很有限。 徐杲精心找到的冶炼方法,朝廷置之不理,觉得多此一举。这直接导致了大明火器出于一种甚为低端和粗糙的阶段。盏口将军炮也是如此。不光射击精度低,射速慢,而且铸炮的材质使用的寿命甚为有限。 团营和京营使用的盏口将军炮的使用次数一般不超过五十次,这还是在射击的间隔较长,且装药量不大的情形下,炮膛的材质才能够支撑的住。完全靠着加粗炮筒来加强强度,除了耗费大量的精铁之外,也让盏口将军变得笨重无比而且威力并没有增强。 所谓盏口将军的称呼,顾名思义便是炮口的直径如一只青瓷盏口那么大小,射出去的铁球炮弹的直径也仅限于此,威力便也只是如此。倒不是兵器司的铸炮者不想增加口径,而是局限于材质,无法增加。否则装药量增加,炮膛的压力增大,便有炸膛的危险。 这些都是血的教训,也是多次试验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大明朝火器在之前一直难登大雅之堂,只适合用来壮大声势,或者摆在城墙上作为固定远程守御武器。在兵马作战之中,领军者甚至愿意多带一些弓箭手,也不会愿意携带这些笨重无用的火炮便是这些种种的弊端造成的。 在这近一个时辰的炮击时间里,盏口将军炮平均射出三十几颗炮弹,已经接近了老化的极限。更何况射击的频率又快又急,杨廷和的命令是以最短的时间最凶猛的轰击给对方以最猛烈的打击。 杨廷和这个外行那里懂这其中的关窍之处。所以,泡膛的疲劳度急速提升,清理泡膛和冷却炮管都来不及,造成了大量盏口将军炮发生了故障无法发射。还有几门发生了炸膛,导致周围数百名士兵和百姓的伤亡。 不过,无论如何,这一个时辰的轰击的效果和威势还是令人嗔目的。数以千计的炮弹砸在城墙上城楼上箭楼上,烟尘滚滚,砂石飞溅,仿佛天崩地裂一般。 所有人都认为,在这种规模和烈度的轰击之下,前面的一切怕是都要夷为平地了。然而,在炮击停止之后,秋风将弥漫的烟尘缓缓吹散之后,所有人都傻了眼。 瓮城城门上方,高大的箭楼依旧矗立在那里,并没有众人想象的那般坍塌成瓦砾。 虽然箭楼已经千疮百孔,墙壁上全是炮弹轰击的坑坑洼洼,伤痕累累。虽然许多地方确实坍塌的只剩下半堵墙支撑着墙体。虽然整个箭楼的琉璃屋顶已经全是破洞和暴露出来的木梁木椽。 但是,箭楼却依旧矗立在那里,像个受伤的巨人一般矗立,而且整体结构完好。几十个迎面的射击窗口依旧基本完好,里边甚至还有人影晃动。里边的弓箭手还活着,并没有被轰杀。 两侧瓮城角楼倒是坍塌了下来,因为那是砖木结构为主的小型建筑。但对于整个瓮城的防守体系而言,这一个时辰的轰击起到的效果远远不如预期。 对杨廷和等人而言,事到如今,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唯有进攻一途。 号角声响起,由西大营一营兵马裹挟的近万余百姓开始了冲锋。他们扛着云梯,推着攻城器械,扯着嗓子朝着瓮城城墙下方冲了过去。他们的攻城器械之中有从团营装备库和京营武备库中找到的云霄车和大型人字型云梯。这些都是大明攻城器械之中最为尖端先进的器械。 另外,长达数丈的简易云梯也有数百架,这些都是用粗毛竹制作的整体云梯,轻便而且有韧性。这些毛竹是从南方运来的挑选过的又长又高的竹子,用来做云梯是再好不过的。造出来的云梯也是最好的。 第一波近两万士兵和普通百姓组成的攻城人手朝着瓮城下冲来。这些百姓们虽然已经对杨廷和等人生出疑惑,但是刀架在脖子上了,想走是走不了的,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进攻。 人群如潮水一般冲来,在二百五十步外,瓮城城头的远距离狙击鸟铳开始射击。 这些狙击鸟铳其实便是在鸟铳前端加上一截枪管。长枪管可以增加射程。之前狙击鸟铳需要单独铸造,且携带极为不便。但聪明的徐幼棠早就想出了套筒枪管的方案。便是鸟铳手身上会携带一根精钢铸造的尺许长的枪管,以旋转的方式套在鸟铳枪口前端,接口处以螺旋套筒拧紧,便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让普通鸟铳的射程增加七八十步。威力稍微减小了些,但是无伤大雅。 此刻,两百名狙击鸟铳就位。瓮城破损的城垛后方,以城垛为支点从容射击。进攻的人群太密集了,这种情形下几乎无需瞄准,只需要专注的上弹射击便可。冲锋的兵马和百姓连续倒下,跑着跑着便一头栽倒在地,身上的伤口鲜血如注。 士兵们还有盔甲的保护,鸟铳子弹若不是打中要害,还不能将他们杀死或击倒。但是普通百姓可是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穿着的便是寻常的秋衣,几乎等同于是光着身子一般。钢珠轰来,皮开肉裂,深深嵌入身体之中,打的血肉横飞筋断骨折。 不少百姓开始因为惊恐而迟疑,但身旁监督的将领和士兵们立刻挥舞兵刃怒吼:“冲,给老子冲。但凡后退者,杀无赦。” 百姓们只得硬着头皮往前冲,不敢有别的想法。 况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