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二十九章 大礼议之外,该谈点别的了(2 / 2)

加入书签

,但太后娘娘始终想让兴王府能一直延续下去。”

朱浩颔首“明白。”

张左惭愧一笑“咱家不过是表达一点个人看法,您二位不必往心里去,眼下陛下也很在意朝中多安插些自己人,您二位也看出来了,今日朝会,朝臣多站在对面立场上,朝堂上下肯为陛下出头的人寥寥无几。为此,陛下忧心忡忡啊”

朱浩道“有很多大臣,是为文官主流意志裹挟,并非真要与陛下作对,至少内阁中便有人肯出来平事,这就是好的表现。”

张左笑道“这不更体现出你们二位居朝中要职的重要性”

朱浩看着唐寅“我也希望唐先生能早些在朝中占据高位,为陛下出谋划策的同时,还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正义的力量发声,就是不知唐先生怎么想的”

“呵呵。”

唐寅白了朱浩一眼。

张左道“陛下之意,接下来翰林学士和入阁人选上,需要朱先生和唐先生好好斟酌一番,陛下不希望下次再议礼时,还出现今日状况。”

皇帝算是有了一定诉求。

这次在舆论场上输了就输了,下次也不说一定要赢,但不能再输得这么难看。

皇帝为了给亲爹追个皇考的封号,差不多跟整个朝廷作对,而且“本生皇考”又不是皇帝的最终目标,接下来再要追封,就要一步到位,还要在舆论场上扳回一城。

张左把朱四的诉求说完,便急着回宫。

朱浩和唐寅送他离开,随后师生二人没再回书房,直接在前院,找个两张竹椅,相对而坐。

“听出来了吧陛下对你,似乎不太满意啊。”

唐寅像说风凉话般,对朱浩挤眉弄眼。

朱浩耸耸肩“不满又怎样大礼议本就不能一蹴而就,今天朝堂上如果继续僵持下去,君臣矛盾会演变到剑拔弩张甚至不可调和的地步,大臣跪谏、死谏,闹出天大的风波,士子引导的舆论会对陛下更加不利陛下登基日短,以何来俘获人心还是各退一步为好”

唐寅轻叹“不用跟我解释太多,我只是提醒你一句,你可听可不听。”

朱浩从怀里拿出份册子,递给唐寅。

唐寅接过去看了,好奇问道“这是什么”

“很难看懂吗一份上奏,有关继续修造从西山到宣府的铁路,由唐先生呈上去最为合适。”朱浩道。

“把火车修到宣府镇去不是居庸关吗”唐寅有些气馁。

唐寅觉得自己身心俱疲,主要是被修铁路这件事给拖累的,他以为朱浩又要让他去主持修造铁路。

朱浩道“火车这玩意儿,要实现战略意图,必须要有时效性,宣府乃西北粮草辎重囤积之所,大明北关边防重中之重,若能形成其跟京师间的紧密联系纽带,那以后无论是运兵、运粮还是运辎重,都更容易,西北跟京师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唐寅摇头不已“居庸关山势险要,如何能将铁路修过去”

朱浩指了指那份东西,道“上面罗列很清楚,打隧道,或者把山炸开,趟出一条平路来,总之要克服困难,而主要的经费来源,除了现有的矿产收成外,也是时候把先前所议矿税再提出来。”

“你”

唐寅一时恍然,“你小子,最近总提大礼议之事,都忘了你最初曾力主朝廷征矿税,还想在西山开辟新的矿窑”

“当然不是,西山煤矿储量就那么多,其实永平府和山西的煤矿储量更多,需要择机将其勘探并开辟出来,以后大明各地都要开矿,但不能让太监去负责,地方官府也不能牵扯其中,必须要将矿场商业化,所谓的商业化就是以民间力量开采,然后朝廷对其进行征税。

“然后朝廷以增加的款项,用以修造铁路,同时还要在京城和西北增加兵工厂,沿海船厂也需要大批钱粮供应,伸手缩手都要钱,我这也是没办法了。

“这一轮搞好了,两三年内就能出成绩,以后陛下在富国强兵之事上,就不用再看文官的脸色。

“说白了,现在就算是陛下,也只能借助文官的力量,根子就是被人把住了府库钱粮。谁有钱谁就有发言权,以后实在不行用银子砸下去,也能收拢一波支持。”

唐寅实在听不下去了,伸手打断朱浩的话,冷冷道“让陛下去贿赂大臣,亏你能想得出来这份东西我可以帮你上,但我不会理后续的任何事情提前跟你打招呼,若你不同意,那你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我就当没见过这东西” ter css"cear"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