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七章 尔虞我诈(加更一)(1 / 2)

加入书签

又到休沐时。 朱浩正常回家,跟以往并无差别,如果说前后不一,那就是在王府里他更多是在装病,表现得很虚弱,现在为了不让家人怀疑,他蹦蹦跳跳,看起来元气满满,实际上这才是他真实状况。 到家第一件事,先问过有关苏熙贵晒盐之事。 朱娘好似有什么预感,望着儿子问道:“小浩,你在王府里没事吗?” 朱浩挠挠头:“娘怎么这么问?是有人在娘这儿说了什么吗?” “没有。” 朱娘微微蹙眉,“只是最近稍稍心有不安,家里没出什么事,以为你在王府遇到什么难事,你平安无恙娘就放心了。” 而后朱娘把这些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朱浩道:“才过去十天,照理说第一批盐晒不出来,明日我去见他一面,除了问晒盐的情况,也要把买地的事赶紧办了,到底他手里有咱五千两银子呢。” 李姨娘提醒道:“浩少爷,这件事我跟你娘商量过了,就算苏东主不给咱那五千两,也当事情没发生过,不必为五千两撕破脸皮。” 朱浩不依不饶:“白纸黑字谈好的买卖,岂容他耍赖?况且五千两真不是笔小数目,咱不能吃这个亏,吃亏这东西……一旦吃过一次,别人就以为你好欺负,以后专门盯着你占便宜,别以为咱孤儿寡妇就不敢争。” 朱浩的话,给了朱娘信心。 朱娘颔首:“小浩说的有道理,之前要不是咱据理力争,连田宅、屋舍都保不住,不能让人觉得咱好欺负。” …… …… 第二天一早。 老太太朱嘉氏派了马车来接朱浩出城。 这次不亲自到城里来问话,而是把朱浩接到朱府,朱浩大致猜到应该跟之前他冒充兴王世子之事有关。 来接他的只是一名普通车夫。 朱浩乘坐马车到了朱家庄园,来到后堂,就见朱嘉氏跟林百户站在一起。 一切都在朱浩预料中。 林百户特地吩咐陆松,警告他不能把冒充兴王世子的事告诉朱家,确保一切都在其控制内,当然要亲自来朱家。 “朱浩,这是锦衣卫林百户,你之前见过。”朱嘉氏引介。 朱浩恭敬行礼:“见过林百户。” 望过去的目光则带着几分疑惑……不是说这位已经回京城了么?难道他之前跟陆松说回京城之事,是在骗人,让陆松放松警惕? 朱嘉氏道:“林百户将要护送御马监张公公离开安陆,前往宣府公干,临行前特来问问你,有关王府的情况。有什么,你直说便可。” 老太太言语中有意加重“直说”二字语气,其实是警告朱浩,你要分清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朱浩道:“我在王府中一切都很寻常,只是普通上课散学,晚上跟京知县家的公子京泓住在一起,这几日并无异常。” 这算是顺了林百户的意思,不提及他冒充兴王世子的经历。 林百户看了过来,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大概是满意陆松的办事效率和能力……他并不觉得陆松会泄露身份,更想不到两人早就接头了。 而朱浩…… 也如他想象,很识相。 朱嘉氏对朱浩的话稍有不满,但这种不满多为装出来的,她脸色冷峻,道:“让你进王府,到现在都没刺探到有用的消息,你让林百户回去后如何跟朝廷交差?说说你跟兴王世子的关系。” 朱浩道:“世子如今正在学《孟子》,公孙先生教得很好,学业进步很快,不过最近王府中可能是有什么庆典,世子并不是每天都去上课,再者……或许林百户知道些什么吧。” 朱嘉氏自然把目光落到林百户身上。 林百户皱眉:“你这话是何意?” 朱浩道:“我记得之前家里跟我说,要我跟林百户在王府中的眼线见面,可后来不知为何就没了下文……是不是眼线出了问题?” 林百户冷笑道:“与你何干?” 朱嘉氏却像抓到把柄一般,顺着朱浩的意思问道:“林百户,既然你要回京师,你在安陆本地的布局,是不是也该告知朱家,出了事也好让其有人接应,不至于出乱子?” 林百户没想到会被朱浩摆一道,他自然不会告之陆松的真实身份,但又不知该如何应付朱嘉氏的追问。 “人被调走了,王府查到了他的身份……之前老夫人不已知晓了么?此番我回京师,可能会见到朱副千户,老夫人有什么话及早说,也便我通知到朱副千户……” 林百户只能尽量转移话题。 朱嘉氏想到自己在京师受苦的大儿子,摆摆手示意让朱浩出去,这才对林百户道:“那我们好好商议一番。” ……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 朱浩再被叫到后堂时,林百户已不在,只留下朱嘉氏站在那儿。 “孙儿,这几日,王府中真的什么事都没发生?”朱嘉氏语气冷漠。 朱浩道:“祖母,并非如此,以我所知,那位御马监张公公见过兴王世子,好像还在宴席中对世子下毒……世子几日都未曾去上课,也不知中毒情况如何。” 朱嘉氏厉声道:“这么大的事,你怎之前不说?” 朱浩谨慎道:“之前林百户在,好像下毒之事跟林百户有关,我不能当着他的面随便乱说。” 朱嘉氏脸上满是气愤。 好像在为林百户欺瞒朱家而气愤。 朱浩在这件事上不得不说。 鬼才知道林百户会不会一边让人通知他不能把自己假扮兴王世子的事说出,一边却又暗地里跟朱家说及……一旦朱浩回来后什么都不汇报,朱家肯定觉得他跟家族离心离德,说不得又要在背后捅刀子。 锦衣卫的人阴险毒辣,这种事不得不防。 但他观察朱嘉氏的反应,大致判断,林百户并没有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