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做贡献(加更)(1 / 2)

加入书签

朱嘉氏为了帮儿子,或是说为了帮朱家成就一番功名,已不管不顾,有种即将要疯魔的迹象。 朱浩人在王府,虽然没回家,但也感受到随时可至的危机。 “如今兴王府看起来已然是铁板一块,锦衣卫的人难道还会聚集人马强攻不成?想利用我来实现你们的目的?也要先看看能不能跟我递上话再说。” 朱浩避免被家族利用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不出王府,只要朱家的人见不到他,就没法加以利用。 这段时间他就安心留在王府读书,优哉游哉,写写戏文和说本,谁管得着? …… 王府在加强戒备后,锦衣卫那边果然没了动静。 随着兴王府分布在安陆各地的护卫集结,兴王府从装模作样加强戒备,到真正戒备森严,只用了两天时间。 此时兴王府上下的护卫力量已超过四百人,以往是日夜两班,每一班这样能有两百多人的规模。 现在改变了轮值规矩,所有人分成三班,一次轮值从本来的六个时辰增加到八个时辰,混以不同的轮值时间,每时每刻都有王府三分之二的护卫值守,即便休息时间也一律留在王府内值房,所有人都不得归家,一律以战时标准应对。 当锦衣卫看到王府周边巡逻的人手大幅度增加时,忽然意识到之前可能是中王府的障眼法。 驿馆内。 朱万宏听取两名亲信手下的总结整理,想到这两天一直都有王府仪卫司的人进城,心中气不打一处来。 其中一名亲信为难道:“朱千户,如果我们及早下手的话,或许不会像今日这般被动,现在明摆着我们跟兴王府站到对立面,这么多人长期滞留安陆不归……朝廷那边不好交差。” 钱宁从京师抽调大批人手南下,协助朱万宏谋刺朱厚熜,要求做得干净利落,不露痕迹,现在王府明显加强了戒备,就算成事也必定会在朝中引发轩然大波。 另一名亲信抱怨:“即便我们奉命杀掉兴王世子,还会有德王、唐王、蜀王等等,这么杀下去何时才是个头?” 朱万宏打量这個抱怨的手下,冷笑着问道:“那意思是,上面交待任务不必理会咯?” “朱千户息怒……眼下还是赶紧把本地情况上报,看看上面有何反应。”这个手下赶紧提出建议。 朱万宏脸色很难看,似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此时这名亲信又提醒了一句:“亦或是遵照令堂的想法,以王府内线行谋刺之事?” 朱万宏一抬手:“不用了,此计不可行,会让我等陷入险地,更何况朝廷要针对兴王府,在于成化时万氏谋立兴王之举,朝中人心或有所向,若我等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目张胆动手伤人,朝中清流必定不会坐视不理,而朝廷也定会为将你我推出去问斩,以平息众怒! “如今王府有了防备,行刺的任务应及时取消才是!” “这……可上面的意思,恐怕并非如此……”另一名手下则有不同意见。 朱万宏冷笑不已:“莫非你想拉我当替死鬼?这对伱有好处?” 那个手下低下头,不敢再坚持。 锦衣卫高层才不管你朱万宏死活,只要能把兴王世子杀了,最好是父子一起除掉,那就算你完成任务,回头再把你推出去平息众怒,朝廷还能撇清关系。 但朱万宏看明白了局势,明白自己只是棋盘上的一枚无足轻重的棋子,随时可以遗弃的那种。 此时他想的是,既然兴王府有防备,那我就如实上报,要谋杀兴王世子这种事不可能公开,钱宁就算要针对他,也不至于会危及他的生命安全,实在没必要为了完成差事而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关键时候,朱万宏还是能分清主次的。 …… …… 王府戒备加强后。 几个孩子读书情况并没有受到影响,除了朱浩暂时不回家外,连陆炳和京泓也不再回家,只是陆炳平时并不住在西跨院宿舍,晚上会到内院找母亲同住。 陆松忙里忙外,平时瞧不见人影。 王府上下如临大敌,可朱四作为事件中被保护最严密那个,却像没事人一样,每天吃吃喝喝,学习玩耍,逍遥自在。 这说明,兴王不想让朝廷纷争影响儿子的正常成长。 唐寅却是背负最大压力的那个。 自从王府加强戒备,公孙衣暂时不用来王府上课,所有的教学都由唐寅一人完成,他的变化也最为明显,每日都耷拉着脸,不知道的还以为谁欠了他几吊钱,只要唐寅不主动跟朱浩说话,朱浩一律不理会这老小子。 转眼已快到六月。 朱浩一个多月时间没回家,甚至连王府大门都没出,戏园子和工坊的生意完全交托出去了。 这天唐寅过来通知朱浩和京泓,说是来日,也就是五月二十八这天,可以回家探亲,而且一次放假三天,算是补足之前的假期。 京泓很高兴,小孩子始终想家,平时就算和小伙伴们玩得很好,久了还是希望见到家人,朱浩则没有太大的感觉。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第二天就要回家,当日朱浩保持之前那种“昼伏夜出”的作息习惯,下午仍旧不客气地在唐寅教课时睡觉。 等日落西山,朱浩醒来,发现几个孩子都在院子里玩,只有唐寅一个人坐在那儿一直笑盈盈看着他。 “刚才敲桌子的是你?” 朱浩揉了揉眼睛,问道。 唐寅笑着道:“不提醒你一下,你要睡到几时?你小子每天怎这么多瞌睡?晚上做什么去了?” 朱浩不想回答唐寅这种没营养的问题。 “明天你就要回去了,这一个多月在王府里什么感受?”唐寅问了一句。 朱浩还是不回答。 唐寅自讨没趣,却不依不饶:“那现在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