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九十二章 精神桥梁(1 / 2)

加入书签

到最后,陆松不得不选择保守秘密,与朱浩一起上路。 不是他被说服了,而是别无选择。 随后朱浩就回家准备自己的行程。 家里边大箱小箱的东西几乎快堆成了小山,朱娘又从塌房抽调伙计,加上于三带去沿途护送的护院共八人,朱娘居然还放心不下,差点儿让小媛跟着朱浩一起去…… 毕竟是跟了儿子三年多的贴身丫鬟,就算跟自家儿子相处时间不多,但也算“知根知底”,路上照应起来也方便。 之前朱娘准备的东西,朱浩没有拒绝,但让小媛跟着一起去这件事,朱浩却一口回绝了。 “娘,我这次是去考试,不是游学,更不是游山玩水,如果我带了小媛,你不怕我分心?”朱浩笑道。 朱娘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李姨娘拉了她一把,附耳低语几句。 即便李姨娘刻意压低了声音,不让朱浩听到,但他大概能想到,李姨娘这是在提醒朱娘,朱浩现在年岁大了,十二周岁,很多事都明白了……万一趁着去考学的时候把小媛给“办”了,到时不安心备考怎么办? 这正是朱浩想要达成的目的。 要让你们自己意识到,我不再是个孩子,该懂的都懂了,小媛始终是自家丫鬟,就算你们不认为我办了小媛会带来什么伦理上的麻烦,也该担心这样会影响我的学业。 随后朱娘给朱浩准备的……基本只是日常用品方面。 等全部行李装箱完毕,她特别提到:“本来打算让小媛过去给你洗衣做饭,既然你不肯就算了,但还是需要有人照顾你的日常起居,如此只能安排于三,让他到武昌府后,给你雇请个婆子照顾。” 特别提到“婆子”,说明朱娘开始有了防备。 儿子第一次远行,脱离家人管控,若在考学过程中学坏了,跟他大伯家的大哥一样出去花天酒地……再好的前途也毁了! 所以就算她人不能跟在儿子身边监督,也要找人帮忙看着,不能让儿子接触到花花世界,有变坏的机会。 …… …… 眼看就要出发。 头天晚上,朱浩跟唐寅道别,师徒二人坐下来一起吃了顿家常便饭,唐寅连一滴酒都没沾。 “先生,是这样的,我想让你帮我写点东西。”朱浩道。 此时二人就在唐寅的私宅,虽然唐寅只有这栋大宅子的使用权,但经过几年布置下来,家俬一应俱全,仆人也基本到位,已有了家的气息。 唐寅落筷,问道:“写什么?” 朱浩笑了笑:“你拿起纸笔,我说什么,你帮我写就好。” 唐寅一脸费解,却还是起身来到书桌前,坐下后拿出纸笔。 要说他唐寅非常珍惜笔墨,别人跟他求画,就算求爹爹告奶奶也不行,但在朱浩面前他真端不起架子,毕竟他见过朱浩的丹青书法,朱浩是可以完美模仿他笔迹之人。 “你不会是想拿我的字,出去糊弄人吧?” 唐寅拿起毛笔后,谨慎地问上一句。 朱浩笑道:“我要用先生的字出去骗人,自己写就行了,干嘛要先生亲自动笔?” 唐寅想了想,也是,这小子模仿我写字,早已经超出临摹的地步,根本就是信手拈来。 “说吧。” 唐寅将宣纸铺开,准备落笔,他也想知道朱浩到底搞什么鬼。 朱浩道:“这么写……与尔一别数年,甚是挂念……” 唐寅本要落笔,一听之后皱眉,侧头问道:“这字你写给谁的?” 朱浩无奈道:“先生问那么多干嘛?写给苏东主,或是写给王中丞,都可以,有什么不妥吗?” 唐寅显然不会料到,朱浩准备把这封信交到娄素珍手里,也就顺着朱浩的意思落笔,想的是放长线钓大鱼,等你小子把所有想让我写的全都写下来,我看清楚书信的具体内容,再跟你计较。 “对了,我这里有一首诗,是我写的,想借你的笔写下来……”朱浩说着,突然来了一句。 唐寅差点儿想把手里的毛笔直接放下,你小子果然有阴谋。 “朱浩,你可知这种假托他人之名写诗,在文坛很忌讳?你小子虽然智计超群,但诗词尚欠火候……你可不能败坏我的名声啊!” 唐寅即便平时对朱浩言听计从,但还是很珍惜自己诗画双绝的才名。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朱浩问道:“那你写不写?” 唐寅琢磨了一下,正好试试朱浩的才学如何,撇撇嘴:“说!” 朱浩道:“你直接写,‘画虎屠龙叹旧图,血书才了凤眼枯。迄今十丈鄱湖水,流尽当年泪点无’。为兄挂念。好了,就这样吧。” 朱浩把一整封信内容说完。 唐寅将朱浩念出的诗写下来后,仔细端详半天,侧头瞪了朱浩一眼,喝问:“这是你写的诗?” “怎么?有问题吗?或许先生觉得,我写诗的风格,跟你某位故人相似?”朱浩笑问。 朱浩所写,正是娄妃的《西江绝笔》,相传是娄素珍投水前所书,由明代嘉兴举人工于诗词的名士彻鉴堂整理。 可信度很高。 朱浩想用唐寅的笔,把这首诗写出来,若是在关键时送到心灰意冷、一心求死的娄素珍面前,娄素珍发现唐寅这个恩师兼好友,能在千里外把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境完全写出来,甚至跟自己的绝笔一般无二,或能让她惺惺相惜,重燃对生的渴望。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状态下的结果。 唐寅没好气地道:“你这诗,倒像是深闺中的妇人所写,带有几分诀别的凄婉……你从哪儿抄来的?” 唐寅根本就没有往娄素珍身上想,因为此时事情还没发生,宁王兵锋正盛,娄素珍不可能写绝笔,但是有一点……他怎么都不相信这诗是朱浩所写,以他在诗词方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