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章 争辩(2 / 2)

加入书签

择,都会比做难民,流离失所而没有一日饱腹来的好。

“百姓乃是一个国家之本,民心更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倘若民心动摇,一个国家距离分崩瓦解定然不远!”

宋旸坚信,他说出的这些道理罗清阳都是明白。

罗清阳的学识远远比自己所想的还要渊博,这些道理于他而言恐怕也更浅显。

何况夫子鼎盛时期曾经在京城面见过陛下,也是与陛下论过经,说过文章的。

且被他传授过知识的学子不知道有多少,其中贫贱富贵皆有,罗清阳不可能只站在富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他看见过他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挣扎在温饱线上不容易。

所以宋旸相信罗清阳能够明白难民这二字轻于鸿毛,同时又重于泰山。

那是许多条人命堆砌出来的,其中的苦难绝对不是一句两句便能化解得开。

听完宋旸说的这些,罗清阳只是淡定的笑了笑,虽然赞同他的想法,但还是想听听宋旸能否再说些别的出来。

之前他说的,可随便一个学子都能讲出,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地方。

如果只单单是这些的话,罗清阳会觉得宋旸并没有悟透他前些日子对他的教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