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七章 东非军事工业发展(1 / 2)

加入书签

1888年2月3日。

康斯坦丁巡视姆贝亚市兵工厂,观摩东非军事工业发展,而姆贝亚市兵工厂是东非自主军事工业的先进代表,从六十年代末开始就是东非最重要的军事建设单位之一。

姆贝亚市兵工厂的高层带领康斯坦丁参观着各种武器生产车间,其中火炮生产车间依然是康斯坦丁这位昔日欧陆战将最感兴趣的地方之一。

“改进法国1807年75毫米野战炮,有效解决后坐力问题,同时大大加强了陆军火力问题,到目前为止,全军一共装备了三百七十八门,是陆地移动支援火炮的重要组成力量,年产量维持在三十门上下。”姆贝亚市兵工厂的主管向国王介绍道。

“在过去三年,我们厂还通过和奥匈帝国合作,生产了120毫米重型火炮,不过应用场景少,一共生产了四十九门。”

“自我研发的1883型掷弹筒,一共生产了两千多,仿制马克沁机枪一百三十多挺。”

东非是不严格执行专利法的国家,所以对马克沁机枪也是直接仿制为主,这和东非的国情有很大关系。

目前东非最开放的沿海地带尚且属于半开放市场,内陆地区基本不开放,所以对于专利,在内陆是不生效的。

这也是东非招商引资的一个问题,想通过市场换取技术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就像马克沁肯定不会到东非投资建厂,毕竟东非目前对知识产权相当不重视,所以在马克沁机枪诞生后,东非只能通过购买然后仿制,并在1885年仿制成功,在1886年建厂,到1888年已经开始大规模量产。

当然,这本身以得益于恩斯特对机枪这种武器的重视,在马克沁机枪之前东非就展开了漫长的研究。

只不过这种研究历程,终究抵不过马克沁的天才思维,所以东非只能在马克沁机枪的原理上加以仿制,这其中其实并不完全是抄袭。

“截止到目前为止,东非陆军一共装备了各类火炮六千多门,其中以岸防炮和小口径火炮为主。”

在东非火炮以75毫米口径为标准,凡是低于这个数值的都属于轻型火炮,高于或等于这个数值的则是重型火炮。

这个标准其实也符合国际标准,就比如英国重炮标准是口径大于或等于三英寸,也就是76毫米,而东非是公制国家,所以为了方便计算以公制为主,这就造成了75毫米标准。

目前世界大口径火炮数量自然不能同后世相比,75毫米口径也算比较大的火炮数值。

而且大口径火炮运输不便,依照畜力为主要动力,且境内路况不完善的东非陆军而言,自然对轻型火炮更加青睐。

当然,东非的路况实际上在世界上属于优良状态,在大基建的七八十年代,东非道路水平高于沙俄,基本和美国相当,不过美国道路更长,数量多,东非则是质量上更加优异。

至于其余欧洲国家,因为国土面积问题,不适合作为东非道路横向对比参照物。

当然,东非陆地交通不仅仅是公路,还包含铁路和内陆水运,但是同欧美国家相比并不具备优势。

一個是东非铁路里程少,就算黑森铁路开通,东非铁路也才完成初步组网,且主要以中央铁路和北方铁路两大动脉为主。

二则是水运,东非河流通行性差,无法做到全国串联,只能实现区域内交通通达,这一点尤其以湖运发达为特点,东非面积较大的湖泊的就有四座,即便在世界地图上也能一眼看到,而面积偏小的湖泊放在世界其他区域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型湖泊,比如国王湖(艾伯特湖),康斯坦丁湖(爱德华湖),黑兴根湖(乔治湖),基伍湖,姆韦鲁湖,鲁夸湖……

相较于湖运的兴旺,河运就完全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都以百公里为单位,能达到千公里单位且畅通无阻的只有白尼罗河还有刚果河,但是这两条河流沿岸都是人烟稀少区域。

赞比西河流经东非重要经济区域,但是因为峡谷险滩,急流瀑布,只能实现部分河段通航。

截止到1888年,东非一共有火炮生产厂二十三座,北方工业带三家,马拉维湖工业区六家,中央省四家,马塔贝莱省七家,霍亨索伦行省两家,施瓦本省一家。

整体上,火炮生产重心在中部地区,其中姆贝亚市为首的马拉维湖工业区,也比较靠近中部地区,所以东非整体军工生产已经完成向内陆的过渡,这样的布局,有利于东非国防生产安全。

中央省的四家火炮厂其中三家为海军服务,一家为近卫师下属军工企业,同时中央省也是东非最容易和欧洲进行技术交流的地方,所以该区域军工企业技术最优,而其他火炮厂更多依托资源和交通优势建设。

当然,有些火炮厂只是兵工厂的下属单位,不只是负责火炮生产,东非的兵工厂单位一共是四十三个,陆军直属兵工厂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八个省份,除此外南方的新汉堡港市也有一家兵工厂,然后海军有七家直属兵工厂,包括三家军工造船厂。

就以姆贝亚市兵工厂为例,除火炮外,步枪,机枪等等也产量极大,属于巨型军工企业,这是早期东非军事工业发展下姆贝亚市的先发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