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一章:道统传承,炼成元婴(一小时后还有一章!)(1 / 2)

加入书签

南荒百宗中的丹阳宫萧山真人即将闭关突破,炼成元婴,这种事虽然丹阳宫意图封锁消息,但依然犹如巨石投入湖水,让水波扩散一样,暗流涌动影响深远。 南荒百宗中的金丹真人不少,但是像萧山真人这样资历甚老可以交游元婴的却并没有几人。 修道路上风霜血雨,仅仅只有极少数幸运者,才能老死在床榻,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在寿数将近时,不顾危险的寻找灵药,试图突破法力瓶颈、或者延长寿命,最后死在绝境当中。 生死间有大恐怖,尤其是对修仙者来说,许多人宁可选择死在探索险绝之地的旅途中,也不愿甘心认命。 事实上萧山真人若不是有宗门拖累着,也早就在六七百岁时离开南荒了。然后有较小的可能成功,极大的可能死在探索当中。 绝大多数修仙者的一生,都是不顾一切的攀登者。 面对萧山真人的闭关修炼,丹阳宫以及与其敌对多年的影魔教,还有周边的南荒各宗,都做出自己的应对。 丹阳宫掌教诸葛恪,主动与北方各宗谈判,让出利益签订长达千年的互不侵犯盟约,只求这些宗门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作壁上观,让丹阳宫不至陷入腹背受敌的处境中。 然后诸葛恪就将宗门在北方四郡留守的绝大部分精锐修士抽调到了南方:拼着舍弃北方四郡,宗门一半以上的领地,也要确保萧山师叔的闭关环境。 这般果断决绝的姿态,让原本无数深悉诸葛恪与萧山真人数百年个人恩怨的许多人,都吃惊不小。 当年诸葛恪数次险些死在萧山真人手上,在他执掌丹阳宫后,萧山真人独领寒山郡五岭山,就再没有回过丹阳宫。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恪却选择以大局为重,牺牲宗门利益,也要护萧山真人的周全余者不计,就仅仅只是这份心胸,就足以令人钦佩。 北方四郡的势力迁出,黄龙郡的五大修仙家族,当然都是躲不过的,尤其是其中的魏家与张家两家。 都是各自封锁灵脉,将家族中子弟遣散,而后紫府、筑基,甚至练气境的修士,全数带往寒山郡进行辅助布防: 有选择赌萧山真人能炼成元婴的,如丹阳宫修士,如丹阳宫北方的各个宗门,就有赌萧山真人功败垂成的,以金丹修士炼成元婴的比例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影魔教联合诸宗大军压境,干扰萧山真人突破成功,若是成功的话,甚至有可能借此机会一举覆灭对峙数百年的丹阳宫。 被影魔教收买的各个宗门,他们的选择其实也是对的,一旦让萧山真人炼成元婴突破成功,即便已经与丹阳宫签订互不侵犯盟约,丹阳宫也愿意遵守,往后的千年岁月里,己方宗门也要仰人鼻息。 更加严重的是,一个元婴宗门崛起对这一区域造成的各方面影响,很可能会兵不血刃的毁掉无数大小宗门道统传承,这是许多修士根本无法接受的。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道统传承,列代祖师牌位,在玄黄大世界的观念中,这代表着列代祖师转世的气数所系。 虽然这种推测很多时候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是玄黄大世界许多修士宁愿自己死,宁愿魂飞魄散,也要保护宗门传承,保护列代祖师的道统传承,这在许多人看来是可笑的坚持,但在许多人看来又是愿意以性命去维护的天然使命。 并且普遍的规律是年轻的时候不信,越是修炼得年头久了越是衰老了,就越信: 有道统传承在,有这气运香火供奉,列代祖师的真灵在这诸天当中转世轮回时,就可以少受一些苦难,多获得一些庇佑。 并且,并不仅仅是历代掌门,长老而已,绝大多数宗门是把内门弟子都收录入宗门谱系的,进行宗门祭祀的时候,一并进行香火供奉。 外门弟子,内门弟子,记名弟子,真传弟子,许多资质实在太差,用功也不足的外门弟子,为宗门服务了一辈子,临死的时候最大的念想,就是成为内门弟子,被收录入宗门谱系名册当中。 不仅仅是为后代的福泽考虑,也是想为自己死后留一份希望。死亡,是一场伟大的冒险,生者的心神念力,会为自己在这场冒险中,提供更多的装备,甚至是更强大的基础。 所以在这个世界,灭你道统,断你传承,这在许多人看来是最为恶毒的诅咒,不是已然结下不死不休的仇恨,没人敢轻易说这种话的。 五岭山,一座洞府之内。 张烈正在琢磨着自己刚刚到手的天煞魔尸,这段时间萧师已经彻底闭关了,突破在即最忌分神因此谁也不见。 突破金丹,炼成元婴这种事情,快的只要数日光景,一朝顿悟胎化元婴,慢要几十年时间慢慢琢磨,厚积薄发。 丹阳宫掌教诸葛恪亲至五岭山,分配安排整个丹阳宫的精锐修士,以五岭山为核心布下极为森然的防御体系,拼着丹阳宫数百年积累,期待着萧山真人渡劫化龙。 元婴真君,就是如龙一般的人物。 在元神地仙境修士几乎不现身人间的情况下,他们就是当世最强的力量,用捉星拿月四个字来形容夸张了一些,移山填海,那些最为强大的元婴真君已经有这样的力量了。 元婴老祖,整个人间界的巅峰武力,宗门晋升名门正宗的基础,屹立不倒的最大保障。 张烈已然修道百年,尚且还未见过那等人物,一念思及,不由神往,连手上运转的手诀,都微微稍慢一些,不过他很快就重定心神,继续对着面前的炼尸施术。 虽然太昊金章与太阴玉册当中都没有炼尸法门,但是在自己早年得到的上古造化魔经当中,有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