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九章:南荒北,云氏商铺(1 / 3)

加入书签

万年大妖竹玉心刚刚拜在张烈的门下,并不是以弟子的身份,而是被以灵兽的身份收入到天青葫芦当中。 当然,张烈也为其修复了紫竹林的万竹瀚海大阵,使其提高阵法品阶,迷幻与防护能力不逊色于竹玉心在时,甚至更强出一筹。 这样,至少可以确保,紫竹林中的竹妖,不会因为竹玉心的离开,而惨遭厄运。 若是在万竹瀚海大阵被强化的前提下,紫竹林中的竹妖依然被覆灭了,那就怪不得任何人了,因为哪怕竹玉心在也无用,只不过是多死一个而已。 目前,张烈身上的法器飞剑有:青冥玄钟、移山印,七禽,青蝶,裁云,分光四剑,现在又多出了天剑葫芦。 这天青葫芦,原本是千碧山上官家族的秘库宝物,类似于张烈当年的四阶极品养尸袋,虽然有五阶上品,但其实是张烈诸多法器当中价值最低的。 但是装入金丹九层大妖竹玉心后,由天青葫芦转化为天剑葫芦,价值一跃成为张烈诸多法器当中价值最高的,仅仅只在张烈本命法宝的价值之下了。 张烈本身便是剑术大家,一拿到天剑葫芦便知其用法。 或者直接召唤出金丹九层大妖竹玉心为自身战斗,或者对准敌人,激发剑气,剑气由慢变快,逐渐加速,最后杀伤破坏威能惊人,并且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竹玉心还会召出荒蛇撕咬,毒杀对手。 但是竹玉心与荒蛇数千年伴生,除非在生死关头,或者有绝对的把握下,否则他是不会轻易派出荒蛇的,以避免虽然拥有剧毒,但是修为不足的荒蛇被敌人一剑斩杀。 另外张烈还可以御使太阴幡,只是此宝幡现在由云梦瑶御使,其一身实力八成都寄于其上,除非特殊情况下,否则张烈也不会轻易召唤太阴幡。 告别碧波潭,紫竹林内的一众竹妖,此间事了。 白文静独自返回沛山,张烈带着云梦瑶前往南荒北部,以坤修为主的宗门,水云宗。 当年,水云宗元婴真君陈元凤与萧山真人之间的恋情,是两人最大的秘密,在风波诡谲的修仙界来说,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手段。 万一这对情侣中,有哪一人落难了,可以逃避到爱人身边,重头来过。 因此整个丹阳宫,都没有人知道萧山真君去哪里了,但是,身为萧山真君最信重的弟子,张烈却是知道的。 丹阳宫在南域炎洲南部,水云宗在北部,两宗相隔距离遥远,但是这次营救却是势在必行。 一个大型宗门没有元婴真君镇压气数,下面的散修,各家家族,各宗之修士都是不会心服的,哪怕一位金丹真人的法力修为,已经超过了一名元婴真君,也是不行,此为人心所向。 高阶的修仙者,远程赶路都会有灵舟、飞车类法器作为座驾,既很舒适、又节省时间。 然而张烈却是从来都不用这些,云梦瑶化为一股阴气,融入太阴幡当中,张烈本身则人剑合一、御剑飞行,远遁向南域炎洲北部。 高空当中,烈烈罡风凛冽,尤其是在长时间激发剑气雷音的情况下,罡风甚至会转化为恐怖的攻击,不断冲击飞行者的法力护体,乃至于法身体魄。 然而张烈却将之当作是一种锤炼与修行,他踏在剑虹之上,背负双手,闭目飞遁,由于过快的飞剑遁速,滚滚风劲犹如闷雷一般不断轰击在自身四周。 可是那青年道人,却是神色毫无变化的以剑气、法力,肉身三者三分归元,一同化解。 在这个过程当中,太阴幡内的云梦瑶、天剑葫芦之内的竹玉心,他们都是能够感觉到的,心中也各自有所理解与明悟。 “我为鬼灵之身,神识法力还可以,但是肉身却是难以修持,日后想要承接师尊道统功法,要么弥补肉身弱点,要么加强神识法力优势!”太阴幡内,云梦瑶如是思索。 “万载光阴,我一心修剑,如此孤道勇进,唯精唯纯,用心专一,虽然能够在更短时间攀至更高的巅峰,但孤道独行,终难久持。心神,法力,肉身,剑术,法器,师尊的修行几乎没有薄弱与缺失之处,这样初期的进步缓慢一些,但是在修持到极高的高度后,却形成一种近乎无懈可击的强大!甚至于各个方面会彼此影响提升。”天剑葫芦内,竹玉心如是思索。 长途御剑,张烈抵达南域北部的速度,并不比那些驾驭灵舟、飞车的修士更慢,甚至在极高剑速的推动下还要更快上许多。 但是若非他法体双修,普通金丹真人这样一路行来,就太受罪了,而且极大的消耗神识法力,在路上一旦遇到什么意外,可能就死得冤枉无比。 张烈是掌握着九息服气真诀,可以将法力状态与体魄状态互为转化,才可以进行这样的长途飞行,变相修炼的。 抵达了南域炎洲北部,随着人烟渐渐繁盛,修士坊市,逐渐增多起来。 年轻道人停止剑光,挥手召出一面长幡,从中娉娉婷婷地走出一位绝色清丽的白发少女。 “梦瑶,拜见师尊。” “嗯。梦瑶,我们先找一个坊市住下,然后再调查萧师的事吧。” 萧山真君在祖师堂内的魂灯尚且还没有熄灭,但是光辉暗澹,说明他不是身负重伤、便是被困在哪里了。 而一个能够重伤、困住元婴境修士的大势力,必然是庞大而强盛的,张烈前来救人,但若是一个不小心,不但救不了人,自己也有可能被陷进去,所以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好在,在法统上,张烈是再正统不过的丹阳宫修士,但是他身兼数脉道统。 以胎化易形辅以幻术改变容貌,而后再隐藏成一名游历至此的散修,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被镇压困住的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