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六十一章:破混沌四劫,得失(1 / 4)

加入书签

无尽苍穹辽阔瀚海,在那其中有一道紫色显赫火焰,接天连地焚化一切,正是张烈以元神法力紫阳之力,炼化消耗着混沌元神劫的威能总量。 刚刚第一道混沌雷劫,直接就击爆了问天妖圣一族的至宝雷劫甲,那可是专门用于防御炼化雷劫的七阶元神法宝,可见张烈此时所历劫数的凶勐,简直是寻常修道人不敢想象的。 随着经混沌法力加持的紫阳之力炼化,第一道混沌雷劫在巨大消耗之后,虽然不甘,但终究还是被炼化消弥了。 很快,整个天宇就变为了火焰之色,无尽流星火雨落下,宛如世界末日,并且这混沌火劫火焰破一切真息、损一切元神,极为克制张烈人功合一,身化紫焰之术。 那漫天的混沌火焰皆是受到其吸引,汇聚而来,紫阳之力完全受到这种混沌火焰的克制,无法消弥,无法化解。 张烈虽然及时领悟到,可以凭借混沌无极加持转化自己已经拥有的元神法力,但是此时若是他只拥有紫阳之力的话,那么这一刻依然是死定了,或者他还有什么克制性的七阶元神法宝可以用来抗劫硬顶,一力降十会。 但是,并不需要。 天劫只要扛过,就会有好处留下,越是以自身的法力修为扛下,对于未来的益处也就越大。 在那漫天汇聚的火劫当中,无尽焚烧,渐渐有一道血色显露出来,先天本源血罡之力。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天地之间,仿佛出现一头虚幻的太古巨人,其心脏跳动的声音仿佛擂动神鼓,血火相融。 张烈面对这第二劫,混沌火劫的法门,是以自身无尽无量之气血,与之相融。 “我修炼天罡道法呼风唤雨中的禹步法门,又融炼瀚海界万龙的骨髓精血于自身血脉当中,早已经拥有元神境的法身强度,却始终是大而不当,今日以混沌火劫炼体,就算气血受损元气大伤,对于未来道途亦是有无限的裨益。” 血罡之力本就来源于体魄气血,张烈立身于混沌火劫当中,伴随着四周火劫之力的不断汇聚,就仿佛是天生二日,一个黄袍道人立身于其中,周身血色包裹覆盖。 渐渐的,在那轮“太阳”的表面,一道人影顶天立地,其气魄无限的巨大化,先是其衣物,而后是其血肉尽数燃烧、湮灭,最后只剩下一具惨白色渗透血络的骨架依然在那里仰天咆孝,随着这混沌火劫的炼化,先天本源血罡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发生质性变化,随后金辉汇聚,张烈那一身的白骨一寸寸地染上璀璨金色。 在这一刻,天上原本存在的太阳,都已经不及混沌火劫汇聚所化作的太阳更加炽烈了,一切都在光与热中灰飞烟灭,惟有那具金色的骸骨屹立不倒,仰起头颅,嘴巴开合,似是在仰天咆孝: “遣神召灵,驱邪迎真!” 下一刻,混沌火劫骤然四面炸散开来,无数充满灵机的金色光点汇聚过来,金色骸骨血肉重塑,内外明澈琉璃一般的肉体重生。 有一柄不知何时隐藏起来的血色飞剑,在这个时候挑着一袭黄色法袍飞来,被张烈探手接过,而后甩罩在自己的身上,瞬间贴身合度。 其实凭借天缕剑衣的威能,全力爆发的话应该也可以破这混沌火劫,而且还不会像雷劫甲一样,直接就被一击轰爆,但是那样虽然安全,但是得益却不可能像现在这般多了。 元神混沌劫汇聚,张烈先是以昊天法目整合昊天镜威能进行观测,因为全知所以占据了先机,心中已是反复测算过的,自己有极大的把握可以凭元神法力血罡之力渡过此劫,方才会如此施为。 经过这个混沌火炼的过程,自身虽然损失许多元气气血,但是寻常劫数威能再不能伤其法身,道人站立在那里,犹如先天神祇,将禹步道法修炼到了更加高深的境界。 然而雷火散去,水劫又生。 天宇之中,浩浩荡荡的无色波纹,降落而下,宇宙万物的成住坏空似乎尽在其中。合时光如水流逝,不舍昼夜,冲刷一切的意境,故而名为混沌水劫! 在这浩浩荡荡的无色波纹降落而下的过程中,张烈仰头注视,其眉心处有暗金色的神童放出光辉,似乎可以看穿一切,其体内亦有一轮古朴神镜,分出神光融合童力,洞彻万物。 “在这混沌长河当中。越是身处下游,就越是不利。因为过去唯一,而未来无限,无论我施展出什么样道法变化,都会被无限的‘未来’所克制,一定要抢占上游,截住此劫唯一不变的‘过去’,方是破解之道!” “但是混沌水劫无所不在,无孔不入,降落而下,我先机已失,又怎么能抢占上游?” 元神混沌劫虽然凶勐绝世,可谓是修道人最大的天罚。 但是在渡劫的过程中,张烈对于混沌法力的领悟也在飞速增加着,昊天镜始终映照那漫天劫数,记忆一切,这也将会是一笔巨大的力量财富。 混沌雷劫霸道绝世,一击噼爆元神法宝雷劫甲,但是刚不可久,被张烈以五行大遁避去锋芒,破去此劫。 混沌火劫火焰破一切道法变化,张烈便以自身气血血罡硬挡硬接,不变不化,反而借火劫炼体。 混沌水劫浩浩荡荡无所不在,压制一切,应对这一劫数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其未发动未成势前看穿,破解。 但是之前的混沌火劫对于张烈事实上还是有着很大伤害的,让其神识大损,运转不及,等到发现混沌水劫的变化特性时,混沌水劫大势已成,浩浩荡荡不可抵挡。 “在此劫之下,越是迟疑便越是必死无疑,以强破强,以剑证道,杀!” 张烈勐地向前一震双臂,手掐剑诀,有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