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2. 击杀秦王李世民三十六计 论如何实践击……(2 / 3)

加入书签

唯有尉迟敬德这些坐在李世民身后的人才能从老大手心的殷红中知道李世民现在的感觉。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高祖围猎三王骑马射猎,角逐胜负。李建成把喜爱尥蹶子的胡马,亲手交给李世民试骑,然后发生胡马三次尥起后蹶的险事。】

青年李世民和中年李世民皆记得那匹马,那匹马确实是好马,膘肥体壮,但爱尥蹶子也是真,他骑着这匹胡马追逐野鹿,这马三次尥蹶,要不是他前面十几年亲身实践的战事数不胜数,真被得逞了。

但即使是这样,每次被尥蹶,他也只得跃身而起,跳到数步以外才能站稳。

这是兄长第一次下手杀他,这‘刀刃’还是兄长亲手递给他的。

【二计不成在生三计。李世民没死不要紧,李建成会用造谣把他按死,李建成使出他的压箱底本领,教唆后宫妃嫔给李渊吹枕头风:“陛下,秦王自称天命所归,死不了哦。”

你以为李渊不会被这种小把戏骗到?不不不,请千万不要高估了李渊,他真的被骗到了,召集三王,斥责李世民:“谁为天子非人力可求,你怎能谋求帝位?”】

李世民也记得这场,他没有说过这种悖逆之话,他对宇文士及说的是:“人之生死自有命运决定,兄长仅凭这些可无法害我。”

但父亲不信他,即使他摘冠叩头,请求父亲查讯证实,父亲还是怒气不息。

最后是官员奏称突厥前来侵扰,父亲才变怒为笑,为他戴王冠,系腰带,和善地商议对付突厥的办法。

也是那时候他才知道,原来父亲都知道。

父亲只是不信他而已。

他才知道,原来一下子转怒为笑,对一向表现得儒雅宽厚的父亲而言也是那么尴尬。

【但三计不成怎么办?那就生四计。李建成夜召李世民饮酒,酒中下毒,让李世民吐血数升。】

李世民还是记得这场,当时是李神通搀扶着他返回西宫的。

而父亲…… 父亲知道后没有问责大哥,只是敕令大哥不要再夜间门与他饮酒罢了。

那时候父亲还与他谈心,说知道他消灭敌雠,平定海内功劳甚大,但不忍夺大哥太子之位。父亲甚至说看出他们兄弟不和,想让他返回行台,留居洛阳,主宰陕州以东,还可以设天子旌旗。

即使他哭着请求不愿远离父皇膝下也不能让父亲收回成命。

不过后面也没有然后了,即使哭也不能解决的政令,大哥与元吉造谣一出他就又被留在京城了。

他们就向父皇说一句话:秦王身边之人听闻要前往洛阳,无不欢欣雀跃。

一句话,就可以让他前往洛阳的事情半途搁置。

【四计不成又怎么办?那就生五计。李建成、李元吉与后宫的嫔妃日夜不停地向高祖诬陷世民,李渊信以为真,准备惩治李世民。】

这件事情李世民也知道,最后是陈叔达进谏说秦王功劳巨大不能废黜才没有然后的。

但他永远记得线人和这屏幕说的这句话:李渊信以为真,准备惩治世民。

【五计再不成又怎么办?那就生六计。李元吉求李渊击杀秦王李世民。】

这件事情李世民也知道,他的情报告诉他,元吉根本讲不出什么,最后只找了个他在平定两王后把钱财丝帛散发以树个人恩德的事情想让父亲杀了他。

而父皇……

【面对李元吉的说法,李渊很清醒,他清醒地说:“秦王立平定天下之功,却无犯罪之实,有何借口可杀?”】

嗯,这是父亲说的话。

秦王李世民垂首不言,父亲就是这么说的。

父亲没有惩罚元吉,或者说父亲知道兄长和弟弟对他所使用的第一计到第六计,但父亲从来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惩戒过兄长和弟弟。

父亲不是为他们所造的谣言而生气,就是劝他忍,劝他走。

秦王李世民终于不再垂首,看向半空中的仙幕,祂的语气好像是在为他生气。

仙幕…… 是真的在为他生气,最后甚至连语气都变了。

【多可笑啊,小儿子说杀有平定天下之功,定李唐之基业的二儿子,身为一个父亲竟然不是生气,不是愤怒,不是把小儿子拉去进行思想教育,而是询问‘有何借口可杀秦王’。

汉高祖刘邦身边的亲信想要杀韩信都不见得有这么嚣张,李渊现在面对的可是兄长和弟弟对劳苦功高的二儿子单方面残杀啊!】

【想到那个年仅十七岁就东奔西走为父亲筹备军队,筹备粮草班底的小二凤。

想到二十二岁只带着四五人深入敌营探明虚实,几经生死的二凤

想到那个为李唐基业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的李世民……

“借口”?

可悲,可笑,可叹。

为这些为臣不忠,为父不慈,为君不仁,为兄不义的人。

值得吗?】

值得吗?

小李唐界面没人敢替秦王李世民回答这个问题。

值得吗?

秦王李世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还记得,武德七年他与元吉率领兵马抵御突厥时,父皇在兰池为他们饯行的面容是那么的慈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