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章三五七 大丈夫真豪杰(14)(1 / 2)

加入书签

半夜激战,到了此时,东天正好露出一线鱼肚白。 跟赵宁缠斗了许久的博尔术,深感真气不济,渐渐有些坚持不住。 在此之前,他已经服用过好些恢复真气的丹药。 他本以为三人合攻赵宁,对方真气消耗更加剧烈,应该会先耗尽真气,届时他们就取得胜利,故此他一直眼巴巴盯着赵宁的状态,力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免得对方真气耗尽之前先跑了,让他失去绝地翻盘,擒杀对方的机会。 大军已经作战不利,要说这场战争还有什么争胜的转机,那就是他们这些王极境修行者能够击败赵宁。 可惜的是,博尔术失望了,他并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任何东西,赵宁虽然也吞了几次丹药,但气机一直保持得很好,领域之力强如当初,难以捉摸的飘忽身法依然轻灵。 相比较之下,倒是博尔术自己因为被赵宁击伤过两次,状态要差不少,要说谁先坚持不住,大概率也是他自己。 “这混账这一战就真的如此轻松吗?!”博尔术恨得咬牙切齿。 同样是王极境中期,他还带着两个王极境初期助战,可打到现在,莫说没能压制住赵宁,苦战之后,竟然是对方状态保持得更好! 如此无能的表现,让博尔术无地自容,他纵横漠北这些年,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现在都弄得他有些不自信了。 可想而知,一旦他这个王极境中期,不得不率先退出战场自保,赵宁失去最大的掣肘,将会在北胡王极境修行者中,掀起怎样的残酷杀戮! 要是天元可汗之下,能有一个王极境后期的修行者在战场上,今天就绝不至于让赵宁如此逞威,可北胡并没有王极境后期。 原本最有希望在此战之前成就王极境后期的太子蒙赤,也因为数年前被送到燕平为质,现在生死不明。 眼瞅着天色将明,博尔术愈发清晰的感受到了,身体传达的不堪重负的信号——要是他还不快些做出应对,只怕自己就会有生死之虞! 这时候,他乍然想起赵宁之前说的,要在天亮之前结束战斗夺取胜利的话,不由得愤懑交加,一颗心难受得像是要爆开。 “大王,西河城恐怕......守不住了!” 偏在这时,博尔术听到了木合华惊慌的示警声。 他怵然一惊,连忙转头向西河城看去——这回他有了经验,在转头之间拉开了跟赵宁的距离,免得再被砍一刀,要是果真如此,以他现在的状态,能不能活着离开战场都是问题。 先前木合华下令步军后阵撤回城内,依靠城池坚守,博尔术虽然心痛于城外的大部分将士都只能战死,却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彼时他还满含希翼的想着,有万名士卒把守城池,西河城怎么都能再战一段时间。 可这才刚过去了多少时间,西河城怎么就要失守了? 往西河城看了只是一眼,博尔术一颗心就沉到了谷底,也理解了木合华为何会说西河城守不住了。 城门虽然已经成功关闭,但城前却有大片北胡将士的死尸,可见郓州军是一路尾随追杀至此,而现在,陆续聚集到城门前的郓州军,已经超过了万人,看起来就像是一片大湖。 他们或者举盾防备城头射下来的弓箭,或者张弓与城头士卒对射,给城头守军造成了不少压力,而最为恐怖的,无疑是城门两侧的城墙,眼下已经差不多被郓州军将士占据,这些人正集中力量从两面夹击城头! 城头的守城将士已然很少,就只有数百人还在奋战,但数量跟控制地域还在急速减少,看来坚持不了多久! 而且城外那些郓州军马军,有相当大一部分,已经弃马跟着先登部曲攀上城墙,这些人大多身形矫健,明显是以修行者为主,他们到了城墙上后,不仅开始压制想要从甬道上城墙的王庭大军,还在往城内进攻! 事已至此,西河城确实守不住了。 “大王,退吧!再不退就来不及了!”木合华的声音充满焦急、痛苦、无奈。 事不可为,除了撤退再无选择。 可博尔术不甘! 他回头恶狠狠的瞪着赵宁,实在是不想在被对方压着打了半夜,还多番嘲讽后,就这样灰溜溜的离开,让对方更加得意猖狂! 如果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都愿意倾力一击,跟赵宁不死不休! 可这场战斗胜负已分,从来没有吃过败仗的天元左贤王,现在确确实实败了。败在了他再是看不惯,却无可奈何的赵宁手里! 不走就只能死,失去日后报仇雪耻的机会。 “怎么,博尔术,你还不走,是想跟我以命相搏?若真如此,我倒敬你是条汉子,可你敢吗?” 赵宁将战场形势纳在眼底,瞥了一眼博尔术的神色,便已将对方的心思揣度了个八九不离十,见对方有些踌躇,便笑着调侃起来。 博尔术本就已经极度痛苦的心神,因为赵宁这番诛心之言而更加难受,一张脸都绿了。 若是他稍微不冷静些,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受了赵宁的激将,跟赵宁输死一战,毕竟草原猛士向来都是以血性悍勇著称,很难受这样的侮辱,不过博尔术到底是左贤王,哪怕是屈辱至极,也明白此时只能忍下。 这一战他们输得彻底,从主帅、王极境,到三军将士,全都被赵宁和郓州击败,大丈夫是有尊严,但败军之将没有,博尔术但凡还想活命,就只能将接受这个事实。 “赵宁!你不要太过得意,本王还会回来的!” 从牙缝里一个字一个字挤出这句话,博尔术大袖一甩,转身就走。 与此同时,木合华向还在西河城中的北胡将士,下达了全军北撤的命令——停靠在岸边的水师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