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章九零三 开弓没有回头箭(2 / 3)

加入书签

望,这不是把他们往晋军那边推吗?一旦军民势同水火,官兵时刻担心后背,还如何奋力作战?百姓若是真的生乱,则城池危在旦夕! “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有死无生,世事皆是如此,汴梁城亦不例外,还请张帅明察。” 话说完,小蝶饱含希翼地望着张京,水亮的眸子里满是鼓励之意。 她之所以力挺白衣派的行动,无非是因为这事对神教有利。 小蝶想得很清楚:这次主持百姓公义的行动是白衣派发起的,只要事成,白衣派自然可以发展壮大,担当起往后神教变革的责任,利大局利长远; 且白衣派是神教白衣派,经此一事,百姓只会愈发认可神教。事情传遍四方,吴国、秦国的百姓都会认同神教,方便神教在彼处发展。 至于城中乱子能不能控制住,把危险很好地转化为机遇,身为神教首席大上师,小蝶难道会不相信神教不相信自己? 接触到小蝶满是希翼的眼神,张京如鲠在喉,恨不得跳脚杀人。 这事不说好不好,首先他就是被动的。 魏安之把他都架在了火上烤,让他没了选择余地! 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做傀儡的感觉怎么都不会好。 可他能怎么办? “事情怎么会弄到如此地步?!”张京不禁扪心自问。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跟神教如今是貌合神离。 在魏安之闹事的过程中,他有过很多机次会去处置,让事情平息,但为了试探神教,为了确认神教如今对他的态度,他一直在等。 结果是一次次错失良机,导致局面不可收拾。 这也不能怪他,事先谁能想到,魏安之这个区区神教四品大上师,胆子、手笔有这么大?行动起来这么突然? 其实在乱象祸及全城之前,张京有过最后一次机会——神教也如此。倘若当时赵玉洁在城内,以她的智慧,说不定能堪破迷雾及时给出有力应对。可惜的是,赵玉洁因为自己的身份,因为没了王极境后期的修为,因为惧怕赵宁,早先就跑了,如今并不在汴梁。 小蝶没能及时见到她,向她禀明城中动静,得到她的命令,只能凭自己的能力分辨局势;张京也没能见到她,跟她坦诚交流,开诚布公的沟通,确认她的真实想法与态度,到现在还疑神疑鬼。 再加上赵宁行动迅捷地出人意表,事情终于闹成了眼下这副局面。 这就是隐藏在暗处的阴谋家,面对身处阳光下的阳谋家时,必然会有的短板与困境;也是因利益而联合的盟友,在形势变化彼此猜疑时,跟一个强大敌人的交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那么张京愿意接受魏安之、小蝶的建议吗? 这取决于这件事是否对他有利。 答案是肯定的。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哪个诸侯不知道维护百姓公义就能得到百姓支持,在治下施行仁政就能收获民心的道理?哪个统治者不明白惩办贪官污吏,是最容易获得百姓好感的方式? 只不过,平日里百姓是羊,诸侯麾下的官将是牧羊犬,作为牧人的统治者,无法自己去牧养天下之民,就只能首先喂饱牧羊犬,确保牧羊犬听他的话。 天子不差饿兵。 偏偏官将不是真正的牧羊犬,不是肚子吃饱就完事大吉,他们有永无止尽的私欲,要永不停息的谋私利,所以一定会利用手中权力不断压榨百姓聚敛财富。 百姓也不是真正的羊。他们与绵羊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会反抗。 一旦官府压迫过甚,百姓就会奋起还击,于是统治者江山不稳。 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社稷,朝廷必须时常整顿吏治、清查贪官。 终于,张京接受了魏安之的说辞,也接受了小蝶的建议,局势到了这个份上,他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事到如今只好如此。若是事情成了一切好说,如是汴梁因此沦陷,神教必须得为你们的擅自行动,给本帅一个交代!” 小蝶展露笑颜,双手合十躬身致礼:“无量神光。张帅英明睿智,汴梁必能稳如磐石,此战之后,张帅基业亦能牢不可破。” 张京甩袖冷哼一声:“希望如此。” 背着手面对巍峨雄伟神像的赵宁,瞥了一眼这两个放下心头沉重巨石,展现出对未来美好期望的家伙,就像看到一只兔子跟一只猴子。 他之前说的那些话,是不是真的有道理?他所描述的团结场景,是不是真的可能出现? 当然是真的。 如果不是真的,小蝶与张京也不会信,更加不会接受。 乾符年间,齐朝内部都乱成什么样了,百姓都给欺负成什么样了,天元大军一来,大伙儿还不是齐心协力奋躯而战? 彼时的确是有面对异族的因素,但作为国战参与者,赵宁不可能不知道,戍守地方的官将一旦表现得仁义一些,就会得到百姓怎样的支持。 很多百姓就是这样,不管之前遭受了多少苦难,只要新来的官将对他们好些,给他们一些真正的实惠,让他们看到希望,他们就会感恩戴德,重拾对官府的信心。 不能不重拾信心,大家毕竟都要活下去。 再苦再难也要活下去。 那么汴梁会真的上下团结,变得牢不可破吗? 当然不是真的。 赵宁要的是汴梁大乱,可不是汴梁团结。 他想汴梁大乱,汴梁就能大乱? 当然能。 原因只有一个:这里是汴梁。 不是燕平! 如今的燕平,想要团结就能有团结,毕竟公平正义已经实现,官民的思想觉悟都上来了,顾全大局献身大业的底子摆在那里。 与之一比,你汴梁是什么地方,呆在城里的官、军都是些什么人,也妄想旬日间就能实现上下团结?你汴梁没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