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章一二四一 会战溧水河谷(2)(1 / 2)

加入书签

在反抗军十四师的两个先锋旅攻击前进,顺利嵌入近卫军第三军主阵地时,近卫军第一军与第二军接近了战场。 此刻,萧燕来到军中。 她把蒙哥叫了回来。 “情况如何?”萧燕见蒙哥一脸晦气,预感到情况不会太好。 蒙哥垮着脸,一开口便是叫屈:“晋军的火力也太强了! “据守溧水河谷的第五军十三师也就罢了,我知道他们过来就是要打阵地防守战的,携带的炮火多武器好说得过去。 “可刚刚到来的十四师、十五师同样是全副武装的装甲师,除了御气境之上的修行者,就没有人使用冷兵器,他们一个师的火力就顶得上我们一个半师,这仗真是没法打!” 他到溧水河谷来,本是要带着近卫军第三军吃下十三师的,结果打了几天收效甚微,虽说这中间有分兵去拦截十一师的插曲,但自身实力不济也是事实。 如果不是之前决战时机尚未到来,他不能早早暴露身份修为,恐怕早就亲自上阵去把十三师的防线给凿穿。 萧燕在来的路上已经看到过部分战场,这时候听蒙哥如此说,便知溧水河谷的战况不容乐观,但她没法责备蒙哥。 到目前为止,晋军出动的全都是装甲师,这是他们之前想象不到的。 原以为天元大军在极短的时间内,武装到眼下这种程度已经是分外难得,不曾想晋军做得比他们还要好。除了将士们的常规武器配置,晋军这四个师每个师配备的火炮都要远胜于他们。 蒙哥接着道:“晋军已经攻入各师主阵地,其先锋目前跟十三师完成了汇合,因为对方的穿插包围,战场打成了一锅乱粥,现在各部基本是在以团营为单位抵抗。 “第三军本来就在溧水河谷打得很疲惫,照现在的态势看,顶多还能撑一天。” 萧燕沉住气,微微点头:“告诉第三军各部,援军还有小半日就会进入战场,让他们务必坚持奋战,届时跟第一军、第二军里应外合,必能全歼这支晋军!” 传令兵领命而去。 勒古台摩拳擦掌地道:“殿下,是不是让第一军、第二军全都压上去?” 晋军虽然装备好战力强,但毕竟就那么点兵力,近卫军三个军打人家一个军,还是里应外合,没道理不胜。 萧燕略作沉吟:“第二军加入战场,从外侧合围晋军,第一军第三师往南侧迂回,拿下狼头山与枫叶原的几处高地,断敌归路。第一师与第二师暂时不动,作为预备队。” 加上西面的十一师晋军目前出动了四个师,萧燕还得防备雁门山有后续兵力进入战场。 “右贤王,你带人去狼头山,钉死在彼处,严密监视南方,如若晋军再派兵力前来,你要负责挡住他们,直到援军到位。”萧燕很快做出第二项安排。 勒古台战意昂扬:“公主放心,小王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晋军经过狼头山,无论是南撤的,还是意图北上增援的!” ...... 狼头山早先被晋军拿下,留有兵力驻防,以确保大军退路,近卫军第一军第三师前往狼头山,与留守兵力交火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赵宁面前。 ——十四师、十五师进入溧水河谷战场后,前敌指挥部在一片草丘背面设立,赵宁如今坐镇在这里。 “枫叶原不好守,丢了也就丢了,狼头山要奋力守住。”赵宁将扈红练叫了过来,“虽说战场快到图穷匕见之时,后路对我们来说不重要,但做戏还是得做全套,你带人去狼头山。” 扈红练离开的时候,一直在关注战场实时变化的黄远岱道:“各部进展总体顺利,我看近卫军第三军坚持不了半日。” 除了溧水河谷那些山丘,这片战场上几乎无险可守,十三师、十四师的攻击不能不顺利,眼下传回指挥部的战报,基本都是歼灭了敌军哪一部多少兵力的。 比起溧水河谷的战况,赵宁更加关系迂回绕后的部队:“第十师、十二师到哪儿了?” “一个小时前过了明月塘。”一名参谋在地图上标出了位置,“是按照计划行进的,没快也没慢。” 赵宁微微颔首,绕后的部曲走得快了,会提早让萧燕发现,走得慢了就不能按时抵达战场,会贻误战机。 “天元大军精锐主力进入战场了!”这时,另外一名作战参谋忽然大声提醒,“有三个师的兵力!” 赵宁跟黄远岱相视一眼,彼此都暗暗松了口气。 近卫军主力进入溧水河谷战场,这一战才算是真正依照他们的预想发展到了关键时刻。 “通知第五军停止进攻,收缩战线,根据各部情况或就地布置防御阵地,或者退守河谷高地!”赵宁立即下令。 敌军主力进了战场,第五军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不暴露自身真实意图的情况下,一方面减少伤亡,另一方面把对方牢牢吸引在战场上。 赵宁走出指挥部,来到背面的草丘上,跟黄远岱一起举目向战场望去。 近卫军第二军展开的是钳形攻势,但跟十四师之前对近卫军第二军的进攻不同,他们没有钳形突进战场,而是选择了两翼包围。 大股部队外侧迂回形成包围圈的同时,不断分出团、营一级的战斗单位,从内侧各个方位杀进战场,抢夺战术位置进攻战术目标。 赵宁虽然只能看到部分战场情况,但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对方这是打算聚歼整个第五军,不给后者任何集中力量突围的机会。 随着近卫军第三军配合援军作战,在各处形成优势兵力与火力,反抗军第五军的处境急转直下,很多部曲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只能在原本的进攻地带转入防守,各自为战。 赵宁眼底浮现起一丝笑意。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