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56.小比赛也要推广 全面(4 / 5)

加入书签

效果基本立竿见影,毕竟里面的教练都是官方登记的,背后的负责人也在工商局有信息。

现在已经很少有报课但不看教练凭证以及级别认证的人了,花滑课这么贵,去一次就一二百块钱起步,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在Jr和Novice的十来个国际性赛事里,冰协都有出场,丛澜和沐修竹被派去当颁奖嘉宾。

所以,离开了高原基地没多久,丛澜就顺路去了一个小比赛。

亚洲区域的Novice组别,她小时候没赶上的一种赛事。

小冰娃们超级可爱,一个个小小的,但滑起来的速度唰唰唰的,节目编排简单,不过每个人都做得完整。

要是失误了,还会留着泪水等到全部结束了以后,再跑去场边扑到家长怀里,瘪着嘴抽抽搭搭地哭。

丛澜:“哇——”

跟来的秦柠:“这种小孩子才可爱嘛!”

确实可爱极了!

大家喜欢的乖小孩就是不闹腾不发疯的那种,小小年纪就知道控制情绪,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节目,才去找妈妈哭泣,这种小孩看了就喜欢!

丛澜比划了一下:“好小,有的才这么高。”

也是有年龄分组的,她们看到的刚七八岁。

十岁的就比较高了,小男单的话身材会更纤细,于是就显得更高了一些。

丛澜还看见了有人的考斯滕跟沐修竹的一件很像。

瞧着像是致敬,等节目开始了,她发现确实是致敬。

因为连音乐都是一样的。

秦柠:“我发现花滑里面这种现象很多。”

丛澜:“对,也算是一种传统?”

大部分是出于喜爱,少数是窘迫,可能存在没有钱去做新的设计、编曲、编舞,于是就选择了这样做。

但喜爱的情况会更多,因为花滑到底是烧钱的项目,能撑起来这份热爱的,会对自己喜欢的曲目存在一种“我也要复刻”的想法。

丛澜也练习过别人的步法,她以前还有过跟褚晓彤互相交换一段编排,趁着训练间隙,看谁能复刻出来对方的内容。

输的人要给赢的买吃的。

结果最后打了个平手,两人谁都没得吃。

其实也就是找个借口想吃点零食,结果天不遂人愿,老天根本不给这个机会。

丛澜的露面让这场比赛出现了高·潮,一声尖叫过后,所有人都在往这边奔跑,想挤在前面的位置看她。

秦柠好像有点明白为什么安排丛澜顺便来这里一趟了。

“好贼啊!”她感慨。

小孩子会很喜欢这样的惊喜,家长和教练也绝对会喜欢。

刺激到的还有之后的赛事,抱着“说不定国家队成员会来”的想法,冰娃参赛、观众围看,都会增加概率。

而且,被加了这种颁奖任务的,不仅仅是丛澜沐修竹。

后面还有桑莹景筱曼等诸多国家队的人。

若只有丛澜,还就这么一次,那也就这样了。

但多了很多国家队的人,还不确定是谁,也不在比赛里提前宣布,跟抽盲盒似的又刺激又拿不准,就有得好玩了。

想来抽盲盒的人,绝对倍增!

秦柠掏出手机:“记下来记下来!”

好手段啊!

也不知道是谁想的,真是够狠啊!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一个哆嗦:“咦是谁在想我吗?”

其实她只是跑比赛的时候,看见很多小比赛都在商冰进行,场周也有观众,但都是家长和冰娃,要么就是本来就在这边训练的人。

商场来来往往的路人会好奇地瞄一眼,步伐慢一点,但也没什么后续了,照旧逛街去。

凑热闹的有,不多。

小比赛关注度不够,这都是普遍的。

她就想着有没有可能提高大家对这类小比赛的关注呢?

而且很多冰迷其实压根就不知道有这种比赛在自己的城市举办,哪怕想去看,也不清楚赛事的时间和地点。

商冰是开放的场地,不需要门票,想看就可以看,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渠道。

所以就有了让国家队成员去给孩子们颁奖的提议。

丛澜很忙,她也肩负着整个国家队的责任,让她多去几次显然是没可能的,就去一次的话收效甚微,没办法达到更好的效果。

“丛澜那么忙怎么可能来那么多次”,这是大众的普遍看法,也是现实。

国家队成员不一样,在役的、退役的、半退役的,都可以来啊!

达到想要的效果就好了嘛!

丛澜在这里花费的时间不算多,只是后来被一群孩子围着要抱抱,就有点手足无措了。

主办单位还说要留下来吃饭,被她拒绝了,说是已经定好的车票得赶紧走。

秦柠:我好聪明!

这次露面很快结束,听到风声赶来现场的人尚未抵达,就看见网上有人说丛澜已经走了。

不相信地继续往这边来,等真正到了地方,丛澜确实已经离开了好一段时间。

冰迷们看着网上出现的照片,大部分都是随手拍,抖音快手里还有一些小视频,该存的存,该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