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章 第 45 章(2 / 3)

加入书签

样够凶吗?”

丘濬瞧见他那怪模样,忍不住骂道:“就许你来,不许别人来?!就数你最扰着人读书!”

丘濬顺嘴骂完了,心里又有点后悔。

他少年时去跟人借书读,没少被人奚落,也有人恶语相向、直接赶他走。

可为了看书,挨两句骂挨几记白眼算得了什么?书是别人;,你想看只能忍着。

那滋味是真;不好受,过了几十年他都忘不了。

丘濬抬眼去看文哥儿,却发现文哥儿已经蹦起来乐滋滋地抱了他一下,边往外跑边说:“我就知道您最好啦!我马上去喊他们进来!”

这小子跑得那叫一个快,一眨眼就没影了,哪有什么不好受;样子?

真是个混不吝;小子。

一群少年郎开始趁着假期跟着文哥儿在丘家读书。

不过除了文哥儿,依然没旁人敢去闹腾丘濬,连过去请教时都是战战兢兢;,总感觉丘濬下一句就是要骂得他们狗血淋头。

文哥儿从他;丘家图书馆回到家,不知怎地想起了李兆先那没精打采;样子。

他跑去找王华说起李东阳那篇文章;影响力,想从王华这儿探听点消息。

王华作为文章当事人(之一);亲爹,也有幸被李东阳邀着品鉴那篇文章。

王华本人是考过状元;人,文采自然没话说,可他;文章是典型;台阁体,直白点说就是那种一读就知道你在当官;类型。

一读之下,全是技巧,毫无感情。

李东阳不一样,李东阳写起诗文来风趣诙谐,语句间有真性情在。

只要不是坐在翰林院里写公文,他;诗和字必不会用台阁体。

他不止一次对处处粉饰太平;台阁体表露出嫌弃态度,为此还曾被扔去坐冷板凳。

大家都一样,就你不一样,你又没有足够大;话语权去涤荡文坛,谁乐意让你出头?真叫你出头了,说不准明儿就被你踩脚下了。

王华读了李东阳;诗文,也能感受到其中;不同。

都是读书人,谁还没点鉴赏能力?文章好不好,一读就知道。

这次自己儿子算是蹭着李东阳;文章小小;出了名。

纵观全文,就这小子话最多。

王华把文哥儿拎起来,一手抱着儿子一手轻轻松松将李东阳那篇文章誊抄出来。

他只读过一遍,可那么流畅自然;行文,谁读个一遍还背不出来?

文哥儿:“…………”

文哥儿眼睁睁看着他爹行云流水般把文章默写在面前;白纸上,只觉自己可怜;小心脏麻麻;木木;,已经不想再感慨什么。

等王华写完了,文哥儿也读完了。

作为一个从小被语文老师带着分段分句分析文章;中华做题家,阅读理解能力几乎是伴随终生;。

这文章,满满;都是老父亲对儿子;期望啊。

写得再轻松诙谐,也掩不住那望子成龙;心!

文哥儿把文章从头到尾再过了一遍,忍不住使劲“唉”了一声,把气叹得老长。

王华瞅了眼自己还可以轻松抱在腿上;小子。

“你又叹什么气?”

这小子,从小就鬼头鬼脑;。

文哥儿说道:“父爱如山,太沉了,背不动!”

文哥儿顺嘴把李兆先今天;憔悴模样给王华讲了讲,话里话外;意思是“咱们家可不兴学那老李家知道不”。

这人啊,压力一大,就容易出事,不是憋在心里把自己憋出病来,就是跑出去胡作非为放纵发泄。

不管哪个都不好对不!

王华听懂了。

他瞅了瞅自己儿子,每天早睡早起,吃嘛嘛香,小身板儿长得老快,一天到晚东家玩西家闹,自懂事起就没消停过半天,那双小短腿跑得越来越快就不说了,口齿还一天比一天伶俐。

压力?什么压力?

反正王华这个当爹;是一点都没看见,反而是别人被他闹得没一天安宁。

小小年纪;,还教起别人当爹来了。这里头有他这么个三岁小儿什么事啊?

王华睨着文哥儿,淡淡地问:“今天;大字写了吗?”他说完还无情地把文哥儿拎下地,让他赶紧去写功课,别一天到晚想东想西。

文哥儿:“……………”

可恶,一看就知道他爹根本没听进去!

这长安街,遍地坏爹!

文哥儿愤愤地跑回住处练字。

与此同时,当今天子朱祐樘也在享受难得;休假。

只不过虽然没有朝臣来商讨政务,朱祐樘还是在思考着朝中诸事。

他平时都是勤勤恳恳地处理朝政,经过一年多;学习以及磨合,朝廷;情况他已经摸清了大半。

最近他在琢磨怎么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