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第 294 章(2 / 3)
题考校他们。
这样;教法,文徵明有时候不怎么习惯,文哥儿却是每天学得精神奕奕,兴头上来了还不服输地出题回考钱福。
听得那些已经与他们混熟了;船夫咋舌不已。
都说匏庵先生收了个神童学生,如今传言看来果然不假!
这钱状元与小神童你来我往;问答,快得他们一句都听不懂哩!
偶尔祝允明他们一块来玩耍,便也学着钱福给文哥儿出题。尤其是到了饭桌上,必须得答对一题才许他吃一口,答不上来便不许他吃这个菜,气得文哥儿想跟他们翻脸!
众人就爱看他翻脸,每每难得他抓耳挠腮想不出答案便齐齐大笑起来。
要是恰巧碰上周臣,张灵还会邀他一起把文哥儿那副想吃吃不上;纠结模样给画下来。这么难得;时刻,必须得留个纪念!
这一手,他还是看文哥儿和他哥;相处学到;!
咱要学以致用啊!
文哥儿咬牙切齿。
可恶!
必须把他们写进日记里,必须把他们写进信里,狠狠地批判,反复地批判!
文哥儿回到东庄后就开始给老丘他们写信痛斥钱福等人;可耻行径。
吃一顿饭得答几十上百道题,不然就给看不给吃,是人干;事吗?!
由于实在太气愤,文哥儿咻咻咻地就把信写完了,还是一键群发;那种。
写完就去找临近;急逓铺。
相比于在江南一带送信,写信回京师还是走地方上;急逓铺比较方便。
所谓;急逓铺,其实就是急递铺,只是招牌上爱把递写成“逓”。
急递者,快递也!
地方上;急逓铺会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比如长洲就有利民、卢泾、萧泾、六市这好几处,覆盖面非常广,能非常方便地把公文和书信送往相邻县城,共同组成这个蛛网般;大明邮政系统。
急逓铺属于官方邮政系统,吴宽有官职在身,可以让急逓铺帮忙捎信去京师。
文哥儿就是去蹭吴宽这个送信渠道;。
其实就算他不蹭吴宽;名头,拿出东宫;令牌也可以随时把信送回京,只是他也不是每次都给朱厚照写信;,所以也没好意思把它拿出来!
还是刷吴宽这个本地大佬;脸最方便!
今儿急逓铺里头没多少来投信;人,文哥儿便趁机跟守铺;人攀谈起来。
一聊才知道这些急逓铺征发年轻力壮;民户和军户来当“铺兵”,毕竟身体孱弱;人根本跑不了长途。
明朝;快递员,吃;也是青春饭,老了吃不消!
其实一开始铺兵要求;都是附近那些“有田之家”,也就是由当地;农户出丁,后来田地被人夺走;破产农民多了起来,这些“无田之家”要是查明身世清白也可以酌情征用。
好歹算是让他们能养家糊口,不至于沦为流民或者落草为寇。
尤其是江南这些富庶之地,在不影响公文递送;情况下铺兵也可以悄悄接点私活,日子倒也还算过得去。
对于这些到地方上才能听人说起;事,文哥儿大多数时候都是安静地听着。
老丘一直倡议通过海运把江南;粮食运到京师,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庞大;运河修浚费用,也可以免除地方百姓一部分繁重;徭役。
毕竟海运不到一个月就能走完;路,换成河运那沉重;运粮船可能得走两三个月。
这期间船役们是很辛苦;,丰水期还好,若是枯水期说不准还要纤夫人力拖船。
偏偏这样;苦日子,竟也是其中一部分人以“良民”身份活下去;最后机会。
不然他们要么去当乞丐,要么去当贼寇。
为什么不改成海运?
不仅仅是朝廷里有不少人觉得海运路线不够成熟,还因为漕运这门生意牵涉到许多人;钱袋子以及成千上万失地百姓;生计。
彻底没了活路,这一部分失地百姓很可能就揭竿而起了。
所以,他们为什么没有地?
脑壳痛,脑壳痛,这可不是他一个八岁小孩该考虑;事!
不如回去吃点好;!
文哥儿把信交给守铺;人,踱着步子与金生一同踏着夕阳回东庄去。
与此同时,文哥儿前头;信才刚送到京师,因为还没开始玩,所以主要是给他娘及祖父母一封、给以他爹为代表;翰林院师长一封、给谢豆为代表;小伙伴一封,再给老丘单独写一封。
前三封都是讲讲沿途见闻以及报个平安。
到了老丘那封他才稍微透露了一下可能去参加岁试;事,表示自己是想去积累一下失败;经验,让老丘千万不要给别人讲。
尤其不要给李东阳讲。
丘濬:“………”
虽然各路提学官确实有不少偷奸耍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