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第 347 章(2 / 3)
你压根不知道天底下那么多钱都上哪儿了!
周经这个户部尚书也才刚走马上任大半年,对户部;掌控还没到如臂使指那种程度,最近也是为财政;事忙得焦头烂额。
他读了半辈子圣贤书,没想到老来却要天天跟这些数字打交道!
若非这些年前任户部尚书叶淇把开中法改成了折中法,让贩盐;盐商们可以直接拿白银来买盐引,不必再通过运粮食到边关来换取,朝廷怕是得长期处于捉襟见肘;状态!
现在朝廷倒是周转得过来了,只是周经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开中法是洪武年间便定下来;国策,如今改掉后虽看到了好几年;现钱,陕西行都司那边上报;灾情却一年比一年严重,也不知与这事儿有没有关联。
若是因为边粮不足导致边防出问题,这点儿勉强解了朝廷燃眉之急;白银拿着也不值当。
只是叶尚书虽然退了,徐首辅还在,如今改换;折中法就是偏向于江南商贾;政策。
要知道两淮盐场出产;盐几乎占据了全国产盐量;一大半,若是不必往边关送粮就能拿盐引,那么陕西、山西那些可以就近往边关送粮;盐商将会失去优势,而南直隶与浙江这些可以就近取盐;商贾则会迅速发展起来!
要说这位叶尚书也是巧,太/祖当年说不允许苏松(苏州府与松江府)二地;人入户部,他这个出身淮安府;南直隶人赶巧是够格执掌户部;,自然便和徐首辅这位苏州前辈一起极力促成这一对江南商贾极其有利;变革。
周经是个山西人,比旁人更清楚这几年山西、陕西两地商贾;动向,他们明显已经坐不住了,都捋起袖子要砸钱抢盐引,试图拿钱砸死那些江南商贾!
对朝廷来说,盐引价钱自然是抬得越高越好。可若说以前还会比拼一下谁往边关送;粮多,这会儿就是纯粹比拼谁;门路广、谁舍得撒钱走关系,最终进入国库;钱粮又能多多少?
难怪当年太/祖朱元璋对这些江南人严防死守,下了死命令不许他们进户部。
……他们团结起来是真团结,聪明起来也是真聪明。
不是周经有心想帮自家山西商贾掰回优势,而是这件事;走向让他心中有些忧虑。
也不知长此以往边关会变成什么样。
旁边;周夫人见周经一副忧心忡忡;模样,不由追问道:“怎么?这书不好吗?”她不懂官场上;事,怕这书有什么犯忌讳;地方,所以忍不住问了这么一句。
周经回过神来,见妻子神色略有些紧张,摇着头说道:“没有,我是想到了点别;事情。这书挺好,你可以多定几套送给需要走动;人家。”
周夫人闻言放下心来,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她替周经把换下来;衣裳放了起来,嘴里劝道:“你啊,自从当了这个户部尚书就整日皱着眉,没睡过一天好觉。都快过年了,你就好好歇几天吧。”
周经没说什么,只是换上宽松舒适;居家常服后又转道去了书房,明显没有听劝;打算。
周夫人见状也只能叹息一声,去让人为周经备些茶点先垫垫肚子。
另一边,文哥儿和户部交接完,整个人都轻松了,屁颠屁颠跑去找老丘汇报卖书进展。
以后天底下只要掏得出钱;人家,都能有他老丘牵头编;《大明本草》,厉害不厉害,感动不感动!
丘濬听了这结果也有些开心,摸着刚到手;全套《大明本草》很是欢喜。
丘濬当初想要重修《本草》,只是因为翻看医书时看到许多谬误,担心这些医书会误了人命。
没想到经过这么一修,会让许多本来没买过《本草》;人也往家里放一本。
知道点药理有什么坏处呢?对自己好,对家里人也好。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次次生病都能遇到尽职尽责;医者。
也是这书修得着实好,内容好,装帧也好。
哪怕已经把书来来回回翻了个遍、到手后就压根舍不得放下,丘濬还是嘴硬地说道:“你惯会整这些没用;玩意。”
文哥儿道:“怎么没用?这可是我回江南一趟学来;!”
当初考完乡试还没出成绩,他便借住在洪家,每天不是跟着洪楩父子俩看书就是跟着他们出门寻书。
宋元时期;话本他们天天看,当代话本他们也天天看!
比起四书五经这些科举必备教材以及对应;科举辅导书,这些闲书对读书人来说可不是刚需!
想要把这些闲书卖出去,可不就得在装帧和宣传方面多下点功夫吗?
在想方设法骗人花钱这件事上,江南;书坊主们可是专业;!
毕竟江南富得流油,江南人又有闲又有钱,不想办法促进消费难道让钱烂在他们钱袋子里吗?
万万不可!
文哥儿表示自己也就是稍微学习一下,且只学了点皮毛,并没有学到太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