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龙骨技术(1 / 2)
老了!
方程的思路,老蒲自感越发追不上。
明朝会不会提出换粮的需求,暂时谁都说不准,上赶着不是买卖,明人不提武朝也不会告知。
可如果提了,按照这一套来。
武朝得到的好处,远比明朝更多,内河运输船只小,对比海船的运量,真就是蚂蚁搬家,同样的距离顺流而下,逆流而上,付出的经历和时间完全不对等。
通过大运河转运,将青州粮搬入大仓,一支内河船队花费一年的成果,换成海船上最多也就三四个月。
这一情况,武朝没法解决,明朝也一样。
要能解决,明朝海船一路通行至扬州,就算逆着一段运河,两淮还有乱的机会吗?
折腾这一手,繁琐只是程序,节约则是时间。
“依着思路,大家都能赚,眼下就看明人能不能想到,如若提了,那么我们提什么?”
朋友相处,尚需你来我往,当一方独占好处不懂付出,关系也持续不了太久。
国与国结盟,义务与权责往往需要时刻对等,免得破盟之后,盟友没得做不说,转身就成了死敌。
武朝不想赖着别人,更不想被人拖着。
“船!”
“尤其是工艺!”
“不求最先进的宝船工艺,至少龙骨拼接的工艺要学到!”
龙骨,一条大船的核心所在。
早期九州造船,龙骨多以天然巨木为基础,船只的大小天然被木料锁死。
想建大船,就必须学会龙骨拼接。
明朝开海一百六十多年,宝船推陈出新三代,如今最大的一艘宝船与弘治年间营造,前后花费八年,与正德三年下水,取名弘治号,船长三百八十步,船宽六十六步,都快追上一战早期前无畏舰的规格。
明朝龙骨拼接的技术,要是能被武朝学到,方程再将v字舱技术方向点明,总体吨位上短时间纵然追不上明朝上百年的积累,但立足与航速,海洋航行平稳等优势,武朝就能打出差异化牌,不说从明朝的嘴里撕了一口肥肉,也能跟着明朝喝上一口汤。
“造船是门整体的技术,明人在造船营造一事领先我们太多,光一个龙骨怕是不够的!”
“看不出来,对于造船一事,蒲老你懂得很少!”
“内府历年的支出大头就是造船,造大船,造粮船!”老蒲没有废话直接说道,“民间实力不够,户部财力不足,曾今造的漕船不是小了,就是年数太久,压力都在内府,要知道一艘船可不仅仅是工艺和船厂,还涉及到上下游,我朝条件算是不错,群山之中不乏百年巨木,可缺河道水流,想将一根百年巨木整体带出来,往往需要百人,花费数月乃至半年的时间!”
人力的时代,受限因素太多。
武朝不缺造船的木料,却缺将木料从深山搬出来的手段。
“眼下的关键还是胶莱运河,这条运河一通,我们就能从明朝大量采买稻米!”
前世,世界贸易依赖最重始终都是海运,河运陆运不过是海运的衍生补充。
如今更是如此,一艘河船能造多大,与工艺有点关系,更大关系还是航路,黄河这条母亲河可不安分,几千年冲刷下来,河床越来越高,距离后世的陆上悬河也没多远了,加之难以探明河底礁石分布情况,大一点的河船一个不慎就将触底。
也就大运河好一点,上有隋唐开凿的资料为凭,下有武朝,明朝两国不断维护,两岸更是有人力,这才保证了大型河船通航。
想长江,镇江一段,明朝的海军就不敢过。
“的确是这个道理,河开了,就算明朝反悔,咱们也能自己南下交趾,顶多就是花点时间!”
渤海,与东海交接地带,海况最难预料,有了胶莱运河,武朝就可以避开,一路沿着徐州,扬州的海岸线南下最终抵达年产三季稻米交州。
交州很大,范围远超中原各国,明朝,楚朝在交州与其说是统治,不如说是殖民,与交州土著中拉一批打一批,根本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北面,东面不好动,南面,西面还是有很大一片土地。
对于交州,武朝不是想,而是他做不到,没能力去做。
有机会咬上一口,谁都不会拒绝!
“我倒是没想到你们能想那么远,这的确是个路子,交州太大了,短期内甭管是两家吃,三家吃都是够的!”
九州之一的交州,只有西北部,东北部,与蜀州,并州,扬州交接有相对明确的地域划分,其他六个方位都只是一个概念,只要和南海相依的陆地面积都可以算进交州的范围。
怎么大的一片区域,九州合力去吃都需要花费上百年的时间,光明,楚两朝,耕耘一百多年,也就占了浅浅的一层。
老蒲的目光再度看向方程,一脸笑意的说道,“交州太远,关键还是眼下,你的猜测事后会有人去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