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中古时代食邑(1 / 2)

加入书签

一、刘邦建立西汉,户口有多少?

最少的说不足1000万人,最多的说是1800万,现代学者认为加隐藏、流散人口,大概1500万,我折中一下,二百万户出头。

那么他封了多少功臣呢?

“侯者百四十有三人”,也就是143人。

这143个彻侯中,食邑多的超过一万,少的不足千。

下面我们一个个看。

1、韩信被杀就不论了,其实一开始也是封的,还贼多。

2、萧何,一开始8000户,又加2000,总共10000户。

3、曹参,10630户

4、张耳,他死得早,之前是万户侯,儿子张敖袭爵宣平侯,不知道多少食邑。

5、周勃,8100户。

6、樊哙,5000户。

7、郦商,4800户。

8、奚涓,4800户。

9、夏侯婴,6900户。

10、灌婴,5000户。

……

后面还有很多,我不一一列举了,只算数字。

一千户以的有记录的,不过四十个下,其中还有很多具体数字不明的,我都没算在内,就十几万户了。

剩下的100个里面,大部分是1000户左右,少数突破1000户,少数低于1000户,我打包算十万户。

功臣总共给出去二十多万户食邑,至少天下十分之一在编人口作为食邑。

而且是“至少”,实际可能是八分之一。

刘邦封的宗室呢?不好估算,因为是有国的,如果折算成人口,是大大超过功臣的。

54个郡里面,宗王占了39郡。

不过时代背景如此,那会分封制风气很强,不能一概而论。

但无论如何,也比本书邵梁王朝封出去的多太多了。

二、刘秀建立东汉。

他去世时大概2100万,大概四百万户稍多。而在建立初期,应该是三百多万户,而且这个三百多万还是现代学者推算,并不是东汉政府实际掌握的人口。

从云台二十八将说起。

1、东汉给县做食邑,具体数目不知,比如邓禹,食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

他二十多岁就食万户了,食四县时三十多岁,待遇不会降低,至少不会少于一万户,更大可能是更多。

2、吴汉,食四县。

3、贾复,食六县。

4、耿弇,食二县。

5、寇恂,雍奴侯,邑万户。

6、岑彭,舞阴侯,具体数目不知,应该是万户级别。

7、冯异,阳夏侯,同。

8、朱祐,7300户。

9、祭遵,颍阳侯,具体数目不知。

10、景丹,邑万户。

11、盖延,邑万户。

……

不一一写了,简单来说,云台二十八将里面少数食邑超过一万,据后世学者按照人口比例推算,二万户、三万户都有,我觉得有些夸张。

少数少于一万户。

二十八将加起来食邑超过三十万户是大概率的。

但这只是28个人,事实刘秀封了三四百个侯!!!

具体发出去多少食邑我不敢想。

对待开国功臣,刘秀肯定比刘邦慷慨太多了,这和起家底色有关。

我怀疑东汉开国初期,全天下至少三分之一的民户作为食邑发放出去了。

宗王就不说了,和西汉一样,有封地。

东汉同样比邵梁慷慨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三、曹魏

人口就少多了,编户人口四百多万。

这个肯定不是实际人口,真实的翻个倍都算少的。

曹丕开国,还继承他老爹封的,总共多少呢?

曹植10000户、曹据、曹临、曹彰各五千户,曹丕称帝后,曹彰变成了一万户。

然后曹孟德平汉中时封了三个万户,然后还有各种宗室、功臣,太多了,我都写得头皮发麻。

说个结论吧,至少全国一半以的民户作为功臣、宗王食邑发下去了。

慷慨程度超过东汉。

四、西晋

用我多说吗?那些宗室万户、五千户就不提了,全国可是封了五百余国。

仿佛一夜之间回到春秋时代。

结论:有史以来最慷慨。

五、说下南北结束后的唐代

唐代贞观后期二百多万户,可见隋末人口损失极其严重,李世民都当了十几年皇帝了,流亡人口基本都回去授田了因为真给田。

人口也自然增长一部分了。

居然才1200万人!

当然这个数字肯定也是偏少的,但真实数字多不到哪去。

推算下建国初年,大概率最多二百万户。

唐代爵位制度,亲王一万户、郡王五千户、国公三千户,其实和书里邵梁差不多。

唐代对功臣是比较吝啬的。

国公名义三千户,实际只有一两千户。

李靖甚至只有四百户。

宗王也差不多,郑王李元礼,食封一万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