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章(2 / 4)

加入书签

卫所的指挥也是可以想一想了。

经过一天的行军,他们又回到了原来的营地,所以回来时要慢一些,主要是上坡多而下坡少,这样的地行并不适于滑雪,不过,在走之字行的方式下,即便如此,也要比人在雪地中走路要更加的快速。

进了营地,见到了郑四傻,问询了一下,并没有什么新的消息,这几日间,清兵仍然在济南城里,出来抢掠也是骑兵大队,他们都隐蔽好,并不敢与之接触。

郑三娘回来,估计还要一两天,于是,郑勇立即让他扎好了营,派出了更多的人手去侦察,力求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消息,以便准备实施一些小计划,这所谓的小计划就是看看能否斩首一名高级一点的敌军将领,当然是官越大越好了。而斩首行动现在无法施行,敌人龟缩于大城之内,而济南城估计也被杀的差不多了,潜入的可能性非常的小,而且,即便是进去了也会很危险,不过等敌人出来。他们总是要北归的,那时才是最佳的时机。

如此又过了三日,郑三娘回来了,一路之上并没有看到什么清兵,这一路还是很顺利的,这一次不但送来了粮食,还又带了些炮弹,以及给郑勇带了一盒子弹,约三十枚的样子,孙子建大喜,这个可是太珍贵了。

他又与郑三娘说了去官军兵营的收获,郑三娘听完了之后非常的高兴,这第一步已经成功了,现在郑勇已经是总旗的官身,总旗是正七品,另外还有十名小旗官,都是从七品的武官,当然了,武官的七品,和文官的七品,那可是天壤之别,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可是,有了这样的官身,郑勇就可以豢养私兵了,虽然只有十几个,可是,这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提升了,而且,现在还没有真的作战,之后一定会获得敌军首级的,到时候,凭着他和孙传庭的这一层关系,一定是可以再提一提的。百户有望而千户就可以幻想一下了。

又过了几天,突然今天就传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清兵似有北归的意动,因为,清兵有一支约五千人的大队已经出了济南,这里不但有骑兵,还有步兵,以及车队,同时还押着一些大明的青壮和年轻的妇女。

郑勇非常的重视这一消息,一方面立即核实,另一方面便迅速起草了一份军情报告,派一小旗随行十名队员,都是挑出来的滑雪好手,迅速将这一重要情报传递给孙传庭。

由于孙传庭所驻扎营地是在济南的西侧,所以,他们并没有能那么快就获得这一消息,当郑勇派出的信使将他的军情递交给孙传庭之后,他看着看着就腾得一下子站了起来,立即走到了地图前,标了一下那五千人的方向和大概路线,他点点头道:“这是一支探路,是试探一下明军的态度的,这一支人有一多半是骑兵,而步兵也都很精锐,如此想要拦下来,明军至少要有两万的兵力,而且,也不一定就能包围其马队,而只能包围其步兵。他们很狡猾啊,这是在试硬手,但是,这也同时暴露了他们即将北上的信息。”

孙传庭突然大声道:“擂鼓聚将!”

不一会儿,帅帐前的十只大鼓同时被敲击了起来,声传十余里,于是,各军营都动了起来,擂鼓聚将了,这是将要开战的一个信息。

这聚将鼓只敲三通,三通敲击完成,还没有进入帅帐的,那可就要军法从事,斩首了。每通鼓间隔约一刻钟,就是在四十五分钟之后,必须都到帅帐中聚齐,进行议事或者进行别的军事举动。

呼呼啦啦的,有的军营中已经有人骑马而来,之后就更多,不过二通鼓都敲完,文武官员已经到齐了。

孙传立即将郑勇传回来的重要情况给大家读了一遍,所有的人都精神了起来,也紧张了起来,这清兵被传的都跟神鬼似的了,要说他们不害怕那是假的,可是,再害怕一声军令下来,你就是死也得带头冲上去,这就是军法。

孙传庭道:“郑总旗人小胆大,传回来了这样重要的情报,我已经把情报抄录,发往了德州一线的杨公,希望他们能因此早一点做好了准备。

众人一听都纷纷相互议论了起来,于是,整个帅帐之中就是一阵子的嗡嗡声。孙传挺大怒道:”你们在干什么,这里的是帅帐,给我肃静,有什么要说的可以直接对我讲出来,不要在

于是,帅帐终于又安静了下来,孙传庭看着众人,而众人又看向孙传庭,本想听一听看一看对方应对之法,可是,没有,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看着他们都看向自己,孙传庭皱起了眉,这是在等我拿主意啊,他们谁也不肯乱讲话,一个不小心说错的话得不尝失,另一方面,谁也不愿意担责任啊。孙传庭点了点头,他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情况,这些人,只是知道如何厮杀,涉及指挥上的事情,他们这些人谁也不出头,也不敢出头。因为孙传庭脾气可是不好,有时他还会大骂属下,虽然他也很护短,不过,在他的严厉之下,还是不会有人敢于怠慢的。

孙传庭道:”鞑子势大,你们都要打起精神来,我们最要紧的并不是眼前这伙鞑子,而是流贼,那才是我们的心腹之患,我虽然不主张议和,可是,主次轻重还是知道的,如果这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