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钦差人选(1 / 2)

加入书签

李治你别怂正文卷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钦差人选论亲疏,滕王李元婴是皇族宗室,是李治的亲叔叔,按理说应该比李钦载亲近多了。

但生在皇室,不是过得锦衣玉食就算人生圆满了,事实上滕王是个意外的产物,与他同样意外的产物还有十几个。

当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爹地的好大儿李世民软禁起来,好大儿太孝顺了,知道爹地骤然被夺了皇位,心情一定很失落,于是将大把大把的美女往爹地身边送。

生怕爹地死得不够快,送的都是销魂蚀骨的绝世美人,难为李渊一大把年纪,被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子掏得干干净净,一滴也不剩。

一个风烛残年的老汉,日复一日地推车,推各种车,这是多么的惨无人道。

在那几年里,李渊像一头配种的驴,生下了十几二十个皇子公主,滕王就是其中之一。

退位不到十年,李渊终于被彻底掏空了,眼一闭往登极乐。

留下这十几二十个皇子公主,大的才几岁,小的还在襁褓中,全是李世民的亲兄弟姐妹。

李世民能咋办?玄武门刚杀过亲兄弟,李渊生下的这些孽障总不能又杀了吧。

于是大手一挥,全部封王封公主,赐府邸赐田庄赐食邑。

大唐初期,国库和民间的日子都不大好过,还处于创业之初,但再穷不能穷兄弟,几十个兄弟姐妹咬咬牙养得起。

地位身份给了,钱财土地给了,但是,除此之外你们不能要求更多,此生混吃等死做个富家翁足够。

所以李世民的这些弟弟妹妹们,不管在李世民生前还是死后,都没有一个能踏足朝堂。

李治登基十几年后,滕王才在机缘巧合下,尝试着慢慢走进朝堂,而且目前还只是在权力中枢的边缘游走。

滕王的机缘,便是他的好女婿李钦载,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好女婿,滕王至今也不过是一个会画蝴蝶,与落魄文人雅士吟诗作赋,事业上一塌糊涂的闲散藩王。

看着李治对李钦载的宠信,滕王半点脾气都没有。

确实没法跟人家比,当今皇叔比不过三朝功勋之后,前前后后这都是有历史渊源的,李治能给他一份推广种植番薯的差事,滕王已经很满足了。

再看李钦载对李治的几条建议,滕王更是心服口服。

恩威并济,老成谋国。

连李治都感到棘手的世家望族问题,李钦载几条建议下来,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实际威慑力上,朝廷都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对江南望族产生碾压之势。

若是照此执行,江南那几家望族不服软都不行。

朝廷对天下世家门阀确实是忌惮,但忌惮不代表畏惧。

从军事实力上来说,朝廷与世家根本没有可比性,尤其是在王师荡平海东半岛,连灭高句丽和新罗后,大唐天家的威信在朝野间达到了巅峰。

挟大胜之余威,只需要对江南望族做出陈兵待战的姿态,便能给他们足够的心理压力了。

李治和武后对李钦载的建议表示很赞同。

前后几条加起来,确实面面俱到,有恩亦有威,有文亦有武,无论江南望族如何选择,朝廷总有一款应对方式适合他们。

“景初所言甚是,可照此而行,朕现在要做的便是选出一位钦差,以及一位领兵的良将,择日南下,良将陈兵长江两岸,钦差深入江南岭南各地,掂量一下这些望族的分量。”

人选问题不好说,那是李治该考虑的事,李钦载不想掺和。

一旁的武后沉思片刻后,低声道:“当初陛下欲对吐蕃做出佯攻之势,下旨从海东调回薛仁贵,如今薛仁贵已回长安数月余,一直赋闲歇养,陛下若欲遣良将,臣妾以为薛仁贵正合适。”

李治两眼一亮,一拍大腿道:“对呀,朕都差点忘记,薛仁贵早回长安了,还有比他更合适的良将么。”

好了,武将人选一言而定。

接下来便是钦差人选,这个人最好是文臣,有魄力有胆识有智慧,又对天子无比忠诚。

天家夫妻陷入沉思,滕王在一旁却面露讪然。

很显然,钦差的人选李治夫妻并未考虑滕王。

滕王这次回京,理论上来说有点灰头土脸,他其实是回来告状并寻求朝廷帮助的,因为江南的事情他没办好,而且以他的能力也解决不了。

李治是英明君主,识人善用是英主最基本的素养。

滕王的能力高下,李治早在心里有过评估,这次选调钦差,显然滕王不可用,不是不给皇叔面子,而是他真的没这个能力。

殿内四人心思各异,唯有李钦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