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章 宗藩条例2(1 / 4)

加入书签

“皇上,这是臣整理的关于我朝宗室的情况。”

谈完了关于廷推的事情之后,杨廷和给朱厚熜递上了一份奏章。

是关于大明宗室的问题。

早在大礼仪之争之前,杨廷和就跟朱厚熜表达过关于宗室改革的问题。经过这段时间,杨廷和整理了宗室存在的问题,对于宗室改革也有了想法,所以才给朱厚熜递交这份奏章。

朱厚熜接过来,翻了一下。杨廷和不愧是做了十年内阁首辅的人,对于目前大明朝的运行情况非常了解。对于大明朝的宗室情况也非常清楚。

上面各种数据,写的非常明白。

看的朱厚熜连连摇头。虽然朱厚熜已经知道,明朝宗室是一个大问题,但没有想到嘉靖朝的时候,就已经如此严重。难怪很多人评论明朝灭亡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宗藩吃穷了明朝财政。

果然情况很严重。

现在宗室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钱。

朱元璋对于宗室非常优待。可能自己小时候太穷,因此当了皇帝之后,就不想让大明宗室贫穷。朱元璋时代各地藩王,就跟汉朝那些诸侯王一样,在地方掌握一切。后来朱棣登基,开始对于各地藩王不停地打压,最后让明朝藩王成为了圈养的猪。这些藩王无法在政治上更进一步,无法在其他方面更进一步,因此只能是在自己的地盘吃喝玩乐,成为了一个快乐的猪。

这些藩王无事可做,因此每天就是不停地生产。

生一堆的孩子,然后让朝廷给钱。

朱元璋是真的是非常厚待宗室,看看朱元璋的规定:“亲王岁给禄米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公主及附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及仪宾六百石,郡君及仪宾四百石,县君及仪宾三百石,乡君及仪宾二百石。”

这还是后来改的数字,开始的时候像亲王一年的俸禄是五万石。五万石,这可是六百万斤,是亲王一年的俸禄。

而朝廷大臣呢?

正一品大员,已经是大臣之最,封无可封的顶级官位。而且大部分都是名誉职位,能够拿到正一品名誉职位的,没有一个不是朝廷最顶级的重臣,或者是为大明朝立下了殊勋。

但俸禄才多少?

一个月的俸禄不过是87石,一年下来也就是1000石左右。

往下从一品、正二品,是朝廷主要构成官员。他们一年的俸禄多少,从一品大约是800石,正二品也就700石。到了从二品、正三品官员,虽然一个个都是朝廷重臣,但一年的俸禄在500石左右。

正三品以下的那些官员,一年的俸禄就直接减少一半。

到了正六品,一年俸禄才120石。七品芝麻官,正七品官员的俸禄,一年才有90石左右。

多么明显的比较。

相比起宗室的俸禄,朝廷大臣的俸禄少的可怜。

而且明朝宗室封爵比较厉害。

亲王继承者是亲王,除了袭爵的儿子之外,其他的儿子要封为郡王。郡王也是如此,有一个袭爵郡王之外,其他儿子就要封为镇国将军。而镇国将军一年就给1000石,几乎跟朝廷正一品大臣一样。

而且不仅仅是这样袭爵。

明朝有规定: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三品;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

也就是说,亲王儿子、郡王儿子,以及他们的嫡长孙从十岁开始就能够拿朝廷俸禄。嫡长子封为世子,如果没有嫡子,就封长子为世子。

结果是宗室规模迅速扩大,那些藩王每天除了生孩子,就是生孩子。因为这是藩王从朝廷拿钱最容易的办法,每个儿子到了年龄,就开始从朝廷拿俸禄。目前光是从朝廷拿钱的宗室男子,就超过8000人。当中有30个亲王,200多个郡王,被封的世子和长子大约50个人,还有大约20个世孙。

以及俸禄比较高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加起来就有3000人左右。这里面爵位最低的奉国将军,一年的俸禄都有600石。

这都是宗室男子。

目前这些人每年就吃掉朝廷400万石左右的粮食。

结束了吗?

并没有。

所谓宗室,或者说皇亲国戚不仅仅只有宗室男子。这些藩王还生了一堆的女儿。重男轻女,在明朝这些宗室当中,除非是要继承爵位,要不然并不存在重男轻女。因为宗室那些女子也有爵位,也能够获得俸禄,女儿的丈夫作为皇家女婿也有相应的俸禄。而且这些朱家女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