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9章 张璁的怨气(1 / 3)

加入书签

嘉靖十年八月。

朝廷有了新的官员变动。

内阁阁臣赵璜年老致仕,朱厚熜选择了吏部尚书高友玑入阁。其实很多人都看得出来,高友玑入阁也只是象征性的。高友玑的身体也不是说很好。

而且高友玑七十岁,就算入阁也没有多少时间。

最多不会超过一两年时间。

大家更关注的是,高友玑留下来的吏部尚书位置。

不少人看好张璁。

毕竟张璁受宠,是整个朝廷都看得出来的。张璁的升官速度,简直是羡煞一堆人。入仕不过十来年时间,就已经是礼部尚书。而且在礼部进行改革,都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现在吏部尚书的位置空出来。

张璁当然是最有机会。

可是所有人都猜错了。廷推的时候,内阁首辅费宏支持的是户部尚书秦金。朱厚熜这个皇帝也没有硬推张璁上任。结果最后的结果,秦金获得的票数最多。

张璁得到皇帝的支持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很明显。

升官速度就可以看出来。

但坏处是,得到很多人的敌视。毕竟很多官员努力二三十年才能够当六部尚书,张璁不到十年就走完了。大家平时看在你是皇帝宠臣的份上,退让三步。可是不代表大家心里没有疙瘩。谁看到张璁这样升官速度,都会羡慕嫉妒恨。不要以为朝廷重臣就和普通人不一样,其实人性是共通的。

正好这是一个机会。

朝臣支持张璁的不多,获得的票数也有限。

朱厚熜没有驳回廷推结果,而是按照廷推的结果,任命了秦金为吏部尚书。

因为朱厚熜需要稳定。

嘉靖十年和嘉靖十一年,朝廷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朝廷稳定。一旦朝廷的权力架构出现问题,也会顺延到地方,顺延到前线。

这是朱厚熜不能接受的事情。

既然内阁首辅费宏极力反对,朱厚熜当然不能强推张璁上去。

朱厚熜算是给足了费宏面子。

因此在选择户部尚书的时候,朱厚熜提出让盛应期回朝,担任户部尚书。费宏也不好反对。本身费宏就不是那么硬气,可以和皇帝争夺人事问题的官员。费宏主要是担心张璁担任吏部尚书之后,自己的内阁首辅位置受到威胁。所以才反对张璁。

除了张璁,其他人费宏都支持。

盛应期回朝担任户部尚书,杨一清推荐甘肃巡抚赵载迁为蓟辽总督。负责辽东、蓟州、热河三个地方。朱厚熜同意杨一清的推荐,费宏也没有反对。蒋冕、毛纪他们也支持,毕竟赵载算是陈九畴一手提拔的官员。

“秉用(张璁),消消气。”

“宣之兄(汪鋐),非我小气,一定要计较。而是费阁老欺人太甚。”

张璁很是恼怒。

这个世界上哪里有秘密。

朱厚熜本来想要任命张璁担任吏部尚书,却被费宏阻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张璁的耳朵当中。张璁虽然不算是睚眦必报之人,但也绝对不是心胸宽广之人。

张璁本来就不喜欢费宏。

现在对于费宏的更是咬牙切齿。

张璁现在想的很简单,那就是一定要把费宏从内阁首辅的位置上赶下去。只不过现在的费宏,内阁首辅位置坐的还是很稳。更重要的是,费宏才六十三岁。

真要是正常致仕,最少还需要三四年,甚至是四五年。如果费宏的身体跟杨一清一样好,那在内阁首辅位置上时间就更长了。

张璁可是等不及费宏正常致仕。

因此张璁和兵部尚书汪鋐,军事参议司总参议刘天和见面。

三个人目前算是政治盟友之一。

主要是因为他们三个人都是属于改革派官员,政治理念上有共通性。汪鋐笑笑,道:“秉用,不用着急。皇上既然想要改革,肯定是要重用你的。虽然这一次未能担任吏部尚书,但不用一两年必然会有调整。高阁老年纪大、身体也不好,估计也就一两年之内致仕。还有杨阁老,只要‘河套战略’顺利进行,估计也不会继续留在内阁。”

汪鋐之所以跟张璁这个资历如此浅的官员混。

主要是因为汪鋐在朝中是完全没有根基。

汪鋐早年的老师吴宽吴文定,算是汪鋐在朝中的后台,可惜他都已经死了二十多年。当初汪鋐之所以被打发到地方,就是吴文定的政敌做的。吴文定死了之后,汪鋐在地方一待就是二十年时间,根本没有朝廷重臣提携他。

汪鋐完全是靠着硬邦邦的政绩升官。后来更是凭借着屯门海战,战胜葡萄牙商船武装,收复屯门,才能够回到京城。因此回到京城之后,完全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虽然有皇帝的支持,但没有人帮忙,依旧是过得不容易。

特别是想要推进兵器改革,问题就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